第163章 说与野狗听(1 / 2)

西汉

刘邦看着天幕里姜维的落幕场景一时失神。

乃公该说什么好呢?

可惜?悲叹?

不不不不!

乃公的大汉能有一个这样的英雄撑场面,很幸运了好吧!

看看前面政哥的大秦,亡国时候是个什么鸟样?

阿斗不比胡亥强?

姜维不比赵高爽?

刘邦回神之后,心情就像看了一部短剧一样:

爽翻了!

自古没有不灭的国家,大汉能以这种体面的方式落幕,那可太棒了!

殿中的群臣还在哀声叹息,从感情的角度来讲,他们是真希望姜维能成功啊!

“乃公的大汉就是强!比大秦强!有种!”刘邦爽朗的大笑:

“诸位何必苦着一张脸?汉以此方式亡,不该值得高兴吗?”

闻言的众人有些面面相觑,主公脑子是不是有些问题?

沛县的老臣们倒是配合刘邦的话有说有笑。

殿中的韩信有些哑然,众人愁眉苦脸的,陪着刘备唱跳的,他都没有参与其中。

而是默默的遥对天幕里的姜维敬酒:

“大汉的最后一位大将军,真想与你有机会结识啊!”

「在甘谷县的县志里,借用姜家庄的祠堂是这样评价的:深知天下事不可为而为之者,孔明是也;深知国家事不可为而为之者,姜伯约是也。」

天幕下的嬴政倒是有些惊愕了,甘谷县?

那不就是我老秦人的发源地嘛!

这个姜维还是我老秦人的种啊!

“额怎么说越看姜伯约越喜欢呢?原来此人就是额秦人滴娃!”

......

「从古至今,关于刘禅的评价一直不少,甚至是姜维此计中对于刘禅所扮演的角色,更是讨论的重点。」

「咱们要谈刘禅,就先谈一下刘禅到底是暴君,昏君,庸君,还是仁君,明君呢!」

「华夏495位皇帝,平均在位时间为五年。

像是魏文帝曹丕就属于刚过及格线的那种。

排列第七位的是唐明皇李隆基在位四十四年,紧随其后的就是刘禅在位四十一年。

我们之前也说过了,阿斗前有金牌护航诸葛武侯,后有制胜宝典《出师表》作指导思想。

总的来说,刘禅的在位生涯可以用史书上的评价来形容,一个“庸”字简单明了。」

“四百九十五位皇帝!”

秦始皇:!!!

嬴政的瞳孔极致收缩,万世千秋之后诸夏也才四百多个皇帝吗?

“胡亥,爹不求你有啥本事,只希望能看到这个数据里多几位老嬴家的皇帝。”

......

“庸,就是罪啊!”刘备低低叹气。

生在乱世之中,尤其还是帝王之家,平庸就是罪过。

大争之世,列国伐交频频,强则强,弱则亡。

你平庸就注定要接受亡国的悲剧。

「对比同时期的曹魏和孙吴君主,或者放在历朝历代里刘禅都算得上是仁善的君主。」

「从武侯执政开始到刘禅投降,季汉仅有魏延作乱时一例夷三族的处置。

对比隔壁的曹魏,动不动就是九族消消乐。

孙吴也没好到哪里去,皇室、士族、公卿天天不是搞人体艺术交流大会就是你死我活的斗法。

蜀汉的“鲜有大刑”算是版本异类了。」

「刘禅也鲜少动用皇权诛杀臣子。

除了一个李邈在丞相死后想要开团上位,大喷诸葛亮是鹰视狼顾之人,被阿斗下令诛杀。

还有一个刘琰怀疑自己老婆和皇帝私通,于是私刑妻子和辱骂刘禅,被诛杀。」

九族消消乐?

老曹家的人这么坏啊!

丞相府中的文武面面相觑,他们忽然就想起了当年陈宫叛逃的旧事了。

曹操的表情也是尬在原地,恼火道:“曹丕这孩子也太坏了!”

“来人,罚他抄一百遍《礼记》!”

“我曹氏向来宽仁待下!”

“绝不可因曹丕这个逆子搞坏了名声。”

......

“主公,阿斗品性还不至于这么坏。”诸葛亮抢着开口道:

“这孩子虽然耳根子软了些,闹出了听信宦官的荒唐事,但不至于像曹贼一般龌龊。”

张飞十分认同:“大哥,你们老刘家只是好男风,没有好人妇这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