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人盛赞他乃太祖转世,地底下的太宗害怕了爬出来转世成了赵佶再演当年。
随着民间议论四起,当初太祖暴毙、斧声烛影的故事又被人翻了出来,一时社会充斥了各种讨论声。
这时候,赵佶做了一个相当愚蠢的行为。
由于他没有办法向百姓证明赵煦是真的自然病死,所以他就把苏轼、王安石、苏辙、章惇等等十几个变法主力的人物给党禁了,还将他们、包括社会上所有有关变法的文章全部封禁。
这就是北宋着名的“元佑党锢”,打击对象便是元佑旧臣及新党异见者,也就是赵煦手下的实干家们。
顺便说一下,元佑是赵煦的年号。
更更更多此一举的是,他还把《湘山野录》捎带进去了。
《湘山野录》就是最早记录‘斧声烛影’的笔记集。
要知道,自古以来都是越禁越火,于是官方越是打压的禁书在民间越是大肆传播。
天下人就好奇啊,你禁的这些文集的作者我都认识,那都是变法的主力,天下闻名的大儒、名臣、读书人,可《湘山野录》是个什么玩意?居然能和大苏学士、王荆公相提并论?!
于是,斧声烛影1.0版本就这样呈现到了大宋的百姓面前。
我们应该都知道一个社会实验,人传人,越传越离谱,随之便是2.0,3.0...甚至pro版、ps版等等。”】
【追评:“本来没什么事儿的,愣是让赵佶给自己玩出一身骚,哈哈哈!”
“我严重怀疑,赵光义身上的黑锅一半都是赵佶弄出来的。”
“打压先皇旧臣,上来就重用保守党废新党新法,不知道还以为你是旧党阴谋扶持上来的呢。”】
嘶~
东汉末年
南郡的公事堂中
诸葛亮倒吸了一口凉气,“宋徽宗赵佶,便是靖康耻的那位。”
“一个有勇有谋,力主变法的皇帝年纪轻轻就没了,甚至连后代都未能留下。”
“上去的是个不学无术的赵佶......却恰好不喜欢的新党。”
这话一出,堂下众人都明白了什么意思,庞统直接顺着诸葛亮的话道:
“宋哲宗之死莫非也有蹊跷?”
一个类祖的皇帝...
怎么看都像是能带着大宋变强的有为之君,偏偏就这么没了。
“后世之人说起哲宗似乎语气多有惋惜。”
法正亦是说道:
“自古以来,变法无不是图强,而图强必将触动根本。”
“昔年战国时期,李俚变法使得魏国富强,吴起变法让楚国兴盛,邹忌和孙膑的改革让齐国再次伟大。”
“申不害精通法治,所以能让韩国强大。”
“然后只有商鞅坚持了六十年的变法,得到了历代国君的一力支持,最强脱胎换骨的只有秦国一个,其他只是换了身衣服罢了。”
元佑年间
正在皇帝的庇佑下得权正盛的新党党人们,望见了未来发生在大宋的事情,当场暴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