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新大陆(1 / 1)

成功驾驭AIGc星涡,为“星尘”生态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也仿佛在无垠的数字宇宙中发现了一片蕴藏着无限可能的“新大陆”。这片大陆并非由单一技术构成,而是“人机协同”创造模式所催生出的、超越以往所有想象的创作形态与社区文化。

画廊成为了这片新大陆最先展现奇景的窗口。玩家的作品开始呈现出一种“超个体”的复杂性。一个名为“AI吟游诗人”的玩家,利用AIGc工具生成了数十个风格各异的中世纪建筑构件和Npc角色模型,然后运用事件触发器,将这些元素编织成一个庞大的、开放式的奇幻冒险剧本。访客进入他的世界,会触发由AI动态生成的诗歌线索,遇到行为模式各异的虚拟角色,每一次探索都能收获独特的故事体验。

这不再是静态的建筑,而是活着的、可交互的、拥有叙事深度的虚拟世界片段。

另一个名为“机械神教”的玩家团体,则将AIGc与物理引擎的结合推向了极致。他们利用AI辅助设计出极其复杂的齿轮、连杆与传动结构,然后在“星尘”中将其组装成能够实际运行的自动化工厂、报时机械钟,甚至是可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模拟计算机。他们的作品,模糊了虚拟创造与工程实践的边界,吸引了大批硬核技术爱好者涌入社区。

社区的文化也随之蜕变。一种新的“创作谱系”开始出现。玩家会自豪地标注出作品中哪些部分由AI生成,哪些逻辑由自己编写,哪些灵感来源于社区其他成员的分享。“协作”的对象,从其他玩家,扩展到了AI工具。教程帖里,开始大量出现如何撰写更有效的AI提示词、如何将AI生成物与手调参数完美结合、如何训练针对特定风格的小模型等前沿内容。

甚至催生了新的玩家角色——“AI调教师”和“交互剧本作家”。前者专注于研究如何让AI生成更符合“星尘”世界规则和美学的资源;后者则擅长利用事件触发器,将各种资源(无论是AI生成还是手动搭建)编织成引人入胜的互动体验。

叶羽琋和团队惊喜地看着这片自我演化出的新大陆。他们意识到,他们提供的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工具平台,而是一个数字生命的培养皿。在这里,人类的创意、AI的算力、平台的规则,共同孕育着全新的文化形态和艺术门类。

顾殇的关注点则更加底层。他要求团队密切监控由AI生成内容引发的数据流变化、计算资源消耗模式,以及可能出现的新的安全与伦理问题(如AI生成内容的版权归属、偏见放大等)。他开始着手制定“星尘”生态内的AIGc内容治理框架,试图在这片新大陆的拓荒时期,就建立起秩序与道德的基石。

新大陆的发现,既是机遇,也是责任。它意味着“星尘”的边界再次被极大地拓展,其所承载的,已不仅仅是玩家的建筑梦想,更是人类与AI协同探索创造边界的伟大实验。这片星辰大海,比他们预想的还要广阔,还要深邃。而他们的航程,也因此被赋予了更加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