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家”的形状(2 / 2)

“力量,本身没有善恶,芬恩。”刘一丘的声音,在寂静的夜色中,如同晚钟般悠远,“它可以是毁灭一切的雷霆,也可以是……创造美丽的画笔。选择权,在你手上。”

“你,不是什么魔神,也不是什么怪物。你,是芬恩·艾布纳。一个伟大的工程师,一个好丈夫,一个好父亲。以及,我刘一丘,永远的……兄弟。”

芬恩缓缓地,抬起了头。他看着刘一丘,那双重新被泪水浸润的眼睛里,第一次,倒映出了这个世界的光。

他伸出颤抖的手,握住了刘一丘的手。

“……我……想学。”他沙哑地,说出了自回来后的第一句话,“我想学……怎么用这支……画笔。”

刘一丘笑了。

他知道,他的朋友,终于,回家了。

这场“无声的烟火”,不仅治愈了芬恩,也让整个环流实验室的团队,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如同家人般的温暖。

而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家宴”,也即将到来。

在环流能源正式步入正轨,并成功盈利的第一个月后,刘一丘在他那可以俯瞰整个芝加哥夜景的顶层公寓里,举办了一场庆功晚宴。

这场晚宴,没有邀请任何一位政客或商人。参与者,只有环流实验室的“创始团队”——刘一丘、卡罗尔、芬恩、巴尼、瘦猴、科普兰和巴丁。

晚宴的细节,处处体现着用心。

餐桌,是上好的桃花心木长桌。餐具,是来自法国的、闪闪发光的银器。菜品,是特意请来的米其林三星大厨,精心烹制的融合菜,既有巴尼最爱的厚切战斧牛排,也有照顾两位教授口味的精致素食,甚至还有一碗刘一丘凭着记忆,指导厨师做出的、味道虽然不太正宗,但却充满了故乡味道的……红烧肉。

所有人都换下了平日里的工作服,穿上了最体面的正装。巴尼那魁梧的身材,套在剪裁合身的阿玛尼西装里,显得有几分滑稽,却也多了几分“安保主管”的威严。科普兰和巴丁两位教授,则像两个即将参加诺贝尔晚宴的学者,一丝不苟地打着领结。而卡罗尔,一袭湖蓝色的长裙,将她那如同女神般的气质,衬托得淋漓尽致,让刘一丘看得,有那么一瞬间的失神。

晚宴的气氛,轻松而又温馨。

巴尼这位“肌肉”与科普兰这位“大脑”的组合,贡献了大部分的笑料。

“教授,我敬您一杯!”巴尼端着一杯威士忌,笨拙地想给科普兰倒酒,“您上次说的那个什么……‘薛定谔的猫’,我回去想了半天,还是没搞懂。那只猫,到底死了没死啊?要是换了我,直接把箱子打开不就完了?磨叽啥呢?”

科普兰教授扶了扶眼镜,一本正经地解释道:“不,巴尼主管。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猫的死活,而在于‘观测’这个行为本身,是如何导致波函数坍缩的……”

“停停停!”巴尼听得头都大了,“您就告诉我,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刘一丘笑着插话道:“当然有关系,巴尼。在我们‘观测’到马歇尔的藏身之处前,他对于我们来说,就既在‘地狱犬’,又不在‘地狱犬’。而我们的任务,就是让他的‘波函数’,坍缩到我们想要的结果上。”

这番“量子力学科普”,让所有人都笑了起来。

在气氛最融洽的时候,刘一丘仿佛不经意间,透露了一个“秘密”。

“对了,卡罗尔,”他对正在优雅地切着牛排的卡罗尔说,“你上次‘策反’的那个好莱坞女明星珍妮,她传回来的最新情报说,我们的老朋友,威廉·肖克利,在贝尔实验室的日子,不太好过啊。”

“哦?”卡罗尔抬起头。

“我们那场‘不存在的演示’,对他刺激太大了。据说,他现在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没日没夜地,也在研究半导体。只不过,他的研究方向,好像……走偏了。”刘一丘的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他太执着于‘场效应’了,却忽略了更关键的‘接触面’问题。照这样下去,他恐怕还要在黑暗里,摸索好几年呢。”

这番话,看似闲聊,实则是在向所有人,尤其是巴丁教授,传递一个信息——环流实验室在半导体领域的研发,已经遥遥领先于贝尔实验室。这也为未来,彻底将“晶体管”这颗二十世纪最璀璨的明珠,握在自己手中,埋下了伏笔。

整场晚宴,卡罗尔的话不多,但她的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过刘一丘。当刘一丘意气风发地规划着未来时,她的眼中,是毫不掩饰的崇拜与爱慕。当刘一丘在谈及芬恩的遭遇,而流露出一丝疲惫和自责时,她的眼中,又是满满的心疼。

这份深沉的情感,所有人都看在眼里,却都默契地,没有说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