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规则道书 > 第201章 四海融艺

第201章 四海融艺(1 / 2)

【赵阿公的中东手记:沙漠里的楠竹绿】

我这辈子跟楠竹打交道五十年,从没敢想过能在沙漠里种出竹苗。此刻蹲在埃及开罗郊外的帮扶基地,手里攥着验艺草,看着它在沙质土壤里慢慢泛出浅绿,突然觉得这株草比什么都金贵——这是六巷为中东培育的“抗沙楠竹”首株育苗的土壤检测结果,湿度15%,肥力刚好,能种。

基地旁围了不少埃及村民,翻译阿卜杜拉正帮我转述育苗标准:“竹苗间距40厘米,比六巷的密,因为沙漠里根系要扎得更紧才能固沙;每周用验艺草测一次土,泛黄就浇竹草汁稀释水,别多浇,沙漠里水金贵。”说着我从帆布包里掏出老竹坡的楠竹苗标本,比给村民看:“这是三年生的竹,验艺草贴上去泛深绿,到时候你们砍竹也要按这个标准,砍1留2,别砍绝了。”

最让我上心的是智能灌溉系统——林羽从国内调的设备,能根据验艺草的数据自动控水。我蹲在传感器旁,教埃及技术员穆罕默德调试:“你看,验艺草测土显深绿,系统就会减少浇水;显浅黄,就多浇2升,竹草汁肥料也按这个比例加,别弄错了。”穆罕默德点点头,用阿拉伯语在本子上记:“验艺草=土壤医生,竹草汁=肥料,抗沙楠竹=沙漠希望。”

傍晚收工时,我把验艺草标本分给村民,每人一片,教他们怎么看颜色。有个叫萨利姆的老人拿着草,往沙里一插,抬头问:“阿公,这竹真能挡住沙子?”我指着远处的沙丘:“等竹苗长到一米高,根系能固住半米深的沙,到时候你们的庄稼就不会被埋了。”他听完,把草小心翼翼揣进怀里,说要带给家里的孩子看。

回到临时住处,我在笔记本上画了今天的育苗图,旁边标上验艺草的颜色变化,末尾写:“沙漠里的楠竹绿,不是靠运气,是靠标准——六巷的标准,能在埃及生根。”

【小雨的博览会日记:跨洲的展品箱】

“小雨姐,坦桑尼亚的展品箱到海关了,验艺草标本被扣了!”一大早,印度少年阿贾伊的视频电话就打了进来,语气急得快哭了。我赶紧打开全球非遗App的物流板块,看到海关备注:“疑似植物样本,需检疫证明。”

我立刻联系林羽哥,他说:“别急,咱们有草木检测的国际认证报告,我马上发过去,你让坦桑尼亚的姆巴利把展品里的验艺草包装拆开,单独附报告。”挂了电话,我跑去找孙阿婆,她正在整理银草标本,听说情况后,从抽屉里翻出ISo认证证书:“把这个也发过去,告诉海关,这草是检测工具,不是普通植物。”

忙到中午,姆巴利终于发来消息:“展品箱放行了!竹编水窖模型没坏,验艺草也在!”我长舒一口气,翻开博览会的展品清单——30个国家的120件展品,每件都要附草木检测报告,光整理这些资料,我和团队就忙了半个月。

最让我骄傲的是“全球少年生态墙”——用各国少年的非遗作品拼的,中国的纳米纤维围巾、巴西的红木竹编净化器、埃及的竹编沙障模型,每个作品旁都有一个小格子,放着对应的草木标本。我对着清单核对:“肯尼亚的芦苇检测报告、越南的稻田雨棚数据、老挝的竹屋照片……都齐了。”

晚上开线上会时,各国少年都在说展品的事。越南的阮明说:“我们的竹编灌溉管,用验艺草测过韧性,能抗5级风!”巴西的卡洛斯说:“我们的红木竹编,甲醛吸附率90%,检测报告都附在里面。”我笑着说:“大家别忘在展品里放‘给观众的信’,讲讲自己的生态故事,比如萨利姆爷爷和楠竹的故事。”

挂了电话,我把今天的事记在日记里,画了个小小的验艺草,旁边写:“博览会不是比赛,是让全世界看到——少年的非遗,能让地球变美。”

【卡玛尼的竹纤维账本:从水窖到工厂】

我的账本里记着两个数字:2023年,我家靠编竹编水窖,每月赚150美元;2024年,基地开了竹纤维工厂,我每月能赚300美元。这两个数字之间,是六巷送来的纺纱机,是李大叔教的竹草汁染色法,是验艺草测出来的每一批合格竹纤维。

今天早上,欧洲品牌“ELUxE”的采购商来了,要看竹纤维的检测过程。我带着他们到车间,让工人阿米娜演示:“先把楠竹粉碎,用竹草汁泡3小时,再纺纱,纺出来的纱线用验艺草测,泛深绿就是合格的,能做布料。”采购商拿起纱线,用仪器测:“0.28,和六巷的一样好!”当场签了下个月5000米的订单。

最让我自豪的是工厂里的坦桑尼亚技术员——30个年轻人,都是六巷的小王教出来的。有个叫娜吉亚的姑娘,现在能独立调试纺纱机,还会用验艺草测纱线韧性。她拿着今天的检测记录,跟我说:“卡玛尼哥,今天的纱线合格率98%,比上个月高2%!”我点点头,在账本上记下:“娜吉亚团队,奖金+50美元。”

下午,我去村里的育苗基地,看到萨利姆老人正在教孩子用验艺草测竹苗。老人看到我,举着竹苗说:“卡玛尼,你看这苗,验艺草显深绿,长得好!”我笑着说:“等这批竹长好了,就送到工厂,让娜吉亚他们纺成纱线,卖到欧洲去。”

晚上回家,我把今天的订单金额记在账本上,旁边画了一株楠竹,从根到叶,标着“育苗→纺纱→出口→赚钱”。我跟妻子说:“六巷的阿公说,这叫产业链,我以前不懂,现在懂了——楠竹能让我们的日子,像竹苗一样,越长越好。”

【林羽的中东备忘录:从图纸到沙丘】

埃及基地的筹备,比我想象中难——沙漠里的土壤ph值太高,楠竹苗容易枯;村民对草木检测不熟悉,得手把手教;连灌溉的水,都要先过滤才能用。但今天看到第一株竹苗破土,验艺草测土显浅绿,突然觉得一切都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