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穿越成了福岛正则庶出子 > 第24章 热田凑朝雾に 日比屋の印と亲子の契り ~南蛮の弁~

第24章 热田凑朝雾に 日比屋の印と亲子の契り ~南蛮の弁~(2 / 2)

他指尖无意识蹭过铜印边缘的墨痕,故意往“交情”上引——既顺着外公的话头,又藏着自己的小心思:“原来您早年还跟那儿借过骡子?我还以为那寺偏,没多少人知呢。”

森老爷被这话勾得更得意,拍着矮几道:“怎么没人知!当年替毛利家石山本愿寺送粮,晴的那本《水浒传》和《黄帝内经》什么的,都是显如上人送的。那光德坊的贼秃都不配跟我喝酒!”他大笑着说,“那骡子还没下山,我随手就宰了吃肉。最后还是老和尚,选信徒帮我扛下来的!”

虎千代心里忽然松了口气——原本还愁去进香时怕生分,现在知道有外公这层旧交,倒省了不少事。他嘴角勾了点浅笑,顺着外公的话茬捧了句:“难怪娘总说咱家跟寺庙投缘,原来您早跟光德坊有这份交情。等过几日我去进香,倒能提一句您当年运大筒的事,让住持也听听您的威风。”

这话正戳中森老爷的痒处,他笑得眼睛都眯了,连说“该提!该提!”,完全没注意到虎千代眼底那点“借坡下驴”的狡黠——毕竟雪绪的嘱托,总算多了层落地的底气。

“不过——你娘没细说,只说‘跟这地儿有关的事,得听赖陆殿的’,”他往前凑了凑,海腥味裹着压迫感过来,“到底是织田小殿下要在关原动兵,还是……德川、石田那边要抢这要道?”

虎千代听见“桃配山”三个字时,指尖突然攥紧了腰间的胁差绳——那处还留着蜂须贺昨夜帮他系绳时的余温,可此刻掌心却瞬间冒了汗。他当然知道那座山未来会是什么地方,却只能把“德川本阵”这四个字死死压在舌尖,面上得装出“只听过这山名”的茫然,只缓缓点头:“确实听家老提过,桃配山离关原驿站近,是转陆路的要冲……”

他顿了顿,故意往“物资”上引——既不剧透,又能接森老爷的话:“现在还没实信,但伏见城查硝石越来越严,连堺商的货都要逐箱验,石田大人那边也在往美浓调军器,怕不是真要抢关原这条道——毕竟谁占了关原,谁就掐住了近江到尾张的商路,咱们运粮、运铁炮都得绕远。”

这话刚落,森老爷突然眼睛一亮,手在怀里摸得飞快,旧羽织的布料蹭出沙沙响,最后从贴身处掏出个油布包,层层拆开,露出枚巴掌大的铜印——印面刻着“日比屋”三个字,边缘还沾着点未擦净的墨痕,是商栈盖账用的印记。

“你瞧瞧这个!”老船主把铜印往虎千代面前一递,海腥味裹着油墨味扑过来,声音压得更低,却带着藏不住的得意,“知道吗?来时俺听你舅舅说,小西屋把日比屋给收了!”

他用指腹蹭了蹭印面的纹路,像在摸什么宝贝:“以前日比屋是堺港的散商,运点茶叶、布料,现在被小西大人(行长)收了,专门走濑户内海的暗线——以后你要硝石、铁炮,不用再怕伏见城查,走日比屋的道,挂着‘白底黑鱼旗’和‘日比屋’的暗记,从阿波礁湾直接运到热田凑,没人敢拦!”

虎千代接过铜印,指尖触到冰凉的铜面,忽然想起前几日佐助说“硝石仓又空了”——这下才算真正松了口气。他抬眼时,正撞见森老爷眼底的光,那光比谈“赖陆殿”名分时更亮,像在说“你要的体面,外公给;你要的底气,外公也给”。

“这印你先拿着。”森老爷把铜印往他手里按了按,指节蹭得他掌心发疼,“以后要调货,让佐助拿着印去町里找你舅舅‘森甚右卫门’,不用报号他认得你们。到时候介绍些葡人门路。关原要是真乱了,咱们也能从日比屋调粮,从礁湾运人,绝不让你和你娘断了退路!”

葡人这个词,是他穿越而来这十几年头遭听过的词。毕竟他只听日本人提过南蛮。可是刚用‘南蛮’这词一问,外公却笑了。

“南蛮?那是町里蠢货喊的浑名!老子在海上漂三十年,见的南蛮分三拨——”

他往矮几上啐了口咸痰,指节敲着铜印上的“日比屋”三个字,海腥味裹着火气:

“头拨是穿红袍的葡国人(ポルトガル人),手里的‘蛇杆铳’真能当饭吃!去年运硝石遇台风,老子的人抱着他们的铳在雨里打海贼,火绳都没潮——那是真东西,要硝石给硝石,要铁炮给铁炮,只要你给足金子,连铸铳的铜料都肯偷运;”

他顿了顿,往热田凑的方向瞥了眼,语气冷了半分:

“二拨是穿黑袍的西国人(スペイン人),嘴比濑户的潮水还多!前年在长崎港,非要拉着老子的水手‘信天主’,说信了就给‘能打穿铁甲的铳’,结果给的是些火绳一潮就哑的破烂,还想查老子的货舱——纯混饭吃的,躲远点;”

最后他抓起铜印,指腹蹭过边缘的墨痕,语气又热起来:

“还有拨晚来的红毛人(オランダ人),船快得像海鲨,却只肯卖些玻璃、钟表,问他们要蛇杆铳的簧片,支支吾吾说‘要问阿姆斯特丹的老爷’——不如葡国人爽快!”

他拍了拍虎千代的肩,眼里亮着实利主义的光:“你记着,跟南蛮打交道,别管他们穿红穿黑,只认两样——一是铳遇雨哑不哑,二是硝石给不给足。葡国人这两样都占,才配跟老子称‘生意伙伴’,剩下的?顶多算‘来海边看风景的’!”

海雾还在窗缝里绕,可虎千代攥着那枚铜印,忽然觉得胸口的闷意散了大半——原来外公说的“护着你们”,从来不是嘴上说说,是连“关原打仗”的物资退路,都早帮他铺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