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声音在厅内回荡,每一个字都像一记重锤,砸在陈东和祭酒的心上。
“我要的效果,是让一个庄稼汉听了,会攥紧拳头,抄起锄头也想去跟金人拼命!”
“是让一个老太太听了,会哭着把家里最后一个儿子送上战场!”
“是热血沸腾!”
李云龙的手猛地一挥,指着那章程,“而不是像你们写的这些东西,让人听了只想打瞌睡,昏昏欲睡!”
他拿起朱笔,在那份章程上大刀阔斧地划了起来,将那些过于文雅的词句一一勾掉,换上更直接、更具有煽动性的字眼。
“还有,多派人下去,去乡下,去市集,去茶馆酒肆,跟那些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坐在一起,听听他们到底在愁什么,在怕什么,又在盼着什么!”
“这叫对症下药!”
一番话说完,他将笔丢在桌上,重新坐下,端起茶杯呷了一口,厅内的气氛这才稍稍缓和。
陈东和祭酒早已是满头大汗,背心都湿透了。
李云龙的目光落在陈东身上,语气恢复了平淡:“章程拿回去,按我说的改。”
“另外……”
他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手指在名册上“秦桧”那个名字上点了点,“你转告这个秦桧,让他准备一下,明天我要亲自见见他。”
他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弧度,眼神里闪过一丝探究的意味。
“我倒要看看,这个在史书上‘臭名昭着’的秦会之,到底能玩出什么新花样来。”
得到李云龙的批示,陈东从陛下府邸出来时,后背的冷汗被夜风一吹,只觉得一阵冰凉。
他手里紧紧攥着那份被朱笔批改得面目全非的章程,李云龙的每一句话,都像烙铁一样烫在他的心里。
“去讲故事……让庄稼汉攥紧拳头……让老太太送儿子上战场……”
这些话语,粗粝,却带着一种让他这个读书人感到陌生的、撼动人心的力量。
他没有回家,而是直接回了衙署,先是派人去寻了秦桧,只简短地转告了一句:“陛下明日要见你,好生准备。”
说完便不再多看秦桧那张瞬间亮起来的脸,转身走进了那间被临时辟为宣传司公房的大堂。
堂内,几个同僚属官正围着炭盆,低声议论着什么,见陈东进来,都停了口,脸上带着几分探寻和不安。
陈东将那份卷轴往桌上“啪”的一放,那声音不大,却让所有人的心都跟着一跳。
“诸位,都别坐着了。”
陈东的声音带着一丝前所未有的沙哑和决断,“陛下已经示下,我们之前做的,都是纸上谈兵的空话。”
“从现在起,全都得改。”
他深吸一口气,环视着众人困惑的脸庞,将李云龙的话用自己的方式揉碎了,再讲给他们听:“咱们写的那些‘晓之以理’,城里的百姓有几个识字?”
“乡下的农夫又有谁能听懂?”
“陛下的意思是,咱们得说人话,说那些引车卖浆者都听得懂、都爱听的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