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头衔数不清,你侯亮平眼红啥? > 第44章 正因不清楚,才会这般犹豫!

第44章 正因不清楚,才会这般犹豫!(1 / 2)

随着这段录音的播放,祁同伟与赵瑞龙的对话也从电脑旁的音响中传出。

“能不能把你的老师也拉进来?”

季昌明与陈海交换了一下眼神,纷纷竖起耳朵,他们一听便知,那是赵瑞龙的声音。

这位汉东“太子”,他们都曾见过面。

祁同伟:“很难……”

赵瑞龙:“只要你想做,就没有办不到的事。”

祁同伟:“我劝你别打这个主意了。

高老师从不看重金钱,再说他本身就不缺钱。”

“就算高老师不做官,光靠那本书的稿费,也足够他一辈子衣食无忧。

高老师今年才四十六岁,就已经是汉东省委副书记。”

“你说,你还能给高老师什么?”

祁同伟这番话一出,不光是录音里的赵瑞龙陷入沉思,连季昌明和陈海也一时无言。

没错,高书记完全可以轻描淡写地说一句——

他对钱真的没兴趣。

利用自己的兴趣和业余时间,

高书记写出了这本旷世之作。

《明朝那些事儿》正是高书记在2002年创作的。

当然,季昌明还清楚另外一件事。

那是他在陈海父亲手下当处长的时候。

曾经有一位富商,为了攀附高书记,一口气买了十万本《明朝那些事儿》。

要知道,那可是2003年,一本书的官方定价是五十九块九。

高书记的版税是出版社的百分之二十提成,十万本就是六百万,也就是说,高书记可以拿到一百二十万。

正因为这笔收入,高书记才主动找上了当时的陈岩石。

那时陈岩石还是检察院的常务副检察长。

若不是这件事,大家还真不知道高书记写过书。

当然,事情曝光后有好有坏。

好处是这件事并未对高书记造成影响。

坏处是——

当月销量直接突破五百万册。

京海建工集团更是人手一本。

类似的例子也不在少数。

无奈之下,

高书记最终做出决定,

将全部稿费收益全部捐出。

一部分用于孤儿院,

另一部分则资助了一些科研实验室。

自此,这本书与他便再无瓜葛。

赵瑞龙笑着说道:“同伟啊,你要明白,这个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只要你愿意追查,就一定能办到,关键还是看你想不想做。”

祁同伟问:“那你倒是说说,该怎么做?”

“人到了一定地位,特别是高书记和我父亲这种级别,金钱已经无法打动他们。”

“这个时候他们真正想要的,不过是那虚无缥缈的东西。”

“第一个是名。

到了他们这个层次,追求的就是一个好名声。

可惜,我们给不了。”

季昌明与陈海听后,心中也颇为认同。

确实,到了那个位置,

名声,是他们最在意的。

而这种名声,自然来自老百姓的口碑。

赵瑞龙显然无法提供这个。

“第二个是权。

我父亲和你的高老师,还有我们的育良书记,都在追求更高的权力。”

“随着我父亲即将退休,高育良上位的可能性非常大,不是当汉东省的省长,就是成为汉东省委第一书记,别忘了,他的岳父是谁。”

“可惜,这些我们也无法提供。”

‘这位赵公子,有点门道啊。

季昌明与陈海又一次对视一眼,彼此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相同的想法。

无论是陈海,还是季昌明,

此刻心中都不由得泛起一丝波澜。

陈海心里想的是,高老师的岳父到底是谁?

他曾问过自己的父亲。

遗憾的是,老爹始终闭口不谈。

季昌明心里想的便是把那位推上去的可能性。

最终也只能作罢。

正因不清楚,才会这般犹豫。

如果自己了解,甚至确认那位会上位。

季昌明定然会力挺高育良。

别说你沙瑞金是空降来的。

就算钟书记亲自来汉东。

季昌明也会毫不犹豫站在高书记这边。

大不了就坐两年冷板凳。

可惜,就是没有把握啊。

季昌明不敢贸然下注。

“这第三点嘛?”

音响里传来赵瑞龙的笑声。

“第三是什么?”

音响中的祁同伟赶紧问了一句。

“第三,自然是美色,可惜我们的高书记也不缺这个,看看他前妻就知道了。”

“说实话,我对这位前高夫人也挺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