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洪荒252(2 / 2)

他还提出一个观点:上古时期曾发生某场重大事件,其规模足以改变地球的地貌和生态环境。如今我们所见的山川与生物,都是那场事件之后的结果,因此很难与《山海经》的内容完全对应。

但这并不否定《山海经》中大部分生物曾真实存在。例如鸮即猫头鹰,鹿蜀可能指斑马或非洲的霍加狓。

我曾以为那位学长的癫狂只是他个人的臆想,直到目睹这些雕像,我才恍然意识到,他或许真的独自触及了古代文献中记载的某些真相。

就像某部科幻作品所言:这世上最接近真相的往往是疯子,因为只有愚者才甘于做所谓的正常人。

而我,大概就是那个徘徊在疯子和愚者之间的怪人。

禹王殿中的雕像造型抽象,尽管我心中对驼兽的模样有所猜测,但为求稳妥,我们只能逐一排查。

殿内雕像近千,搜寻工程浩大。

不知在殿中度过多少日夜,最终,在饥寒交迫中,我们总算集齐了所有雕像残块。

当我们将这些碎片一一拼合,一条栩栩如生的龙形雕像赫然出现在眼前!

又是龙!

这一路走来,所有经历几乎都与龙,或是传说中的海眼龙宫紧密相连,仿佛冥冥之中有股力量在牵引我们步步逼近真相。

龙像拼合完成,我们静待青铜大门开启。

然而,时间流逝,大门纹丝不动。

“难道我的推测有误?”连江教授也陷入了困惑。

尚青云始终沉默不语,从进殿至今,无论我们如何询问,他都一言不发,如同失语。

这时,阿辉轻轻拉了拉我的衣角:“小先生,我们是不是漏掉了什么?”

我仔细回想,确信已将大殿翻了个底朝天:“不可能,每个角落都找遍了。”

“可是你看,这里有个小孔。”

顺着阿辉所指,果然发现一道细小缝隙。

这缝隙不在龙鳞之间,而是在那块取自蜈蚣状虫雕的蜃腹正中央。先前我完全未曾留意,看形状似乎需要插入特定钥匙。

“钥匙?让我看看!”刘飒挤到最前面,用手指探了探孔洞,略作思索后,取出那枚象征刘家身份的护符。

他将护符侧向插入孔中,龙像随即发出轻微的咔嚓声。

龙口应声张开,吐出一块甲骨。

“帝喻孔甲,高阳豢龙,御龙刘氏累书”

“给我看看!”江教授一反常态地抢过甲骨,瞬间陷入癫狂,“夏帝孔甲......高阳豢龙氏......御龙官刘累......”

“果然如此!果然如此!哈哈!我终于找到了!终于找到了!”

这位年过花甲的老教授抱着甲骨手舞足蹈,仿佛重返青春,变成了得到心爱玩具的孩童。

我们愕然望着他。

江教授全然不顾我们的惊诧,拿着甲骨风一般冲向青铜门,在门上反复摸索,终于找到一处恰好容纳甲骨的凹槽。

“老师!您怎么了?”我无法理解他为何突然如此反常。

正要上前查看,江教授猛然回头,褶皱下的双眼迸发出鹰隼般锐利的目光,竟逼得我后退一步。

简直难以置信。

我从未想过,这位平日温文尔雅的老人竟能爆发出如此慑人的气势。

“站住!”他厉声喝道。

我们几人立刻警觉,以为陈教授可能触发了某种致幻机关。然而他眼神清明锐利,完全不似陷入幻觉之人。

陈教授将骨片放入凹陷处,青铜巨门的机关应声启动。在沉重的轰鸣声中,大门缓缓敞开。刺目的光芒从门缝中涌出,令人难以直视,只能目送那个佝偻的身影逐渐消失在光芒深处。

林雪似乎察觉到什么,毫不犹豫地冲向前去。待我们适应光线后紧随其后,却发现在青铜门后早已不见陈教授的踪迹。

眼前的景象令人震撼。

青铜门后方并非预想中的青铜穹顶或石砌墙壁,我们仿佛踏入了另一个维度的水域世界。四周被湛蓝的海水环绕,这些水体被无形屏障阻隔,形成一条漫长的海底隧道。

鱼群如繁星般在视野中游弋,令人惊奇的是,本该生活在深海的鮟鱇鱼、海虫与水母竟与江河鱼类和谐共处。

行至隧道尽头,我们面临首道考验——五条分岔通道。

“看来要暂时分头行动了。”王磊学长轻拍我的肩膀,“保重。”

“等等!”我急忙叫住众人,转向林雪询问:“你之前提过禹王陵中记载着破解龙宫阵法的典籍?”

林雪摇头:“始终没有找到。”

“我找到了。”我取出随身携带的帛书。

“太好了!怎么不早说!”众人立即围拢过来,李强用力拍着我的后背:“可以啊,小陆!”

我分不清这是调侃还是称赞。

林雪将《握奇经》平整铺开,取出特制宣纸与毛笔,又向李强要来朱砂。他蘸墨挥毫,运笔如行云流水,转瞬间便完成临摹。复制品与原件分毫不差,令我们四人叹为观止。

这简直是人形复印机!

未等我们回过神,林雪已复制好四份图谱,并将复制的河图分发给众人:“按图示标记行动,注意安全。”他将原件收纳入随身卷筒:“由我保管最为稳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