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洪荒59(2 / 2)

“何人窥视?”崖内忽传低沉声响。

“可是始麒麟前辈?”陈贤回应。

“汝识得吾?”声音再度响起。

陈贤心头一震,未料始麒麟尚存于世,当即拱手道:“人族陈贤,拜见前辈。

洪荒万兽之尊,晚辈自然知晓。

“呵...万兽之尊,俱成过往。始麒麟语带沧桑。

“前辈竟尚在人间?”陈贤惊讶道。

吾以身化山崖,恪守天道誓言,永世镇守于此。始麒麟沉声道。

陈贤此刻方才明了,天道总会为曾经的霸主留下一线生机,不会赶尽杀绝。

他开口道:道友可想离开此地?

始麒麟淡然回应:吾受天道束缚,如何脱身?

旁人或许无计可施,但陈贤身怀混沌珠,可蒙蔽天道感应,完全能带始麒麟离去。

陈贤笑道:吾有法子,只看道友是否愿意尝试。

始麒麟语气转冷:道友莫要戏耍于吾。

他怀疑陈贤在拿他取乐。

陈贤肃然道:绝非玩笑,此前龙泉洞异变,道友可曾知晓?

始麒麟轻哼:自然,祖龙被困洞底,比吾更惨。

陈贤反问:那道友可知,祖龙已经脱困?

荒谬!始麒麟断然否定。

他被封于麒麟崖内,神识难越百里,即便祖龙脱困,他亦无从得知。

陈贤继续道:那凤祖元凤重生之事,道友可曾听说?

始麒麟仍不信:道友又在说笑。

陈贤摇头:既然道友不信,吾也不勉强。

机会已给,告辞。说罢,他转身欲走。

就在此刻,始麒麟急声喊道:且慢!若道友所言非虚,吾愿一试,实在不愿再困于此地。

【叮!神级选择触发!】

【选择一:助始麒麟脱困,奖励:先天壬水蟠桃(十大极品灵根之一)】

【选择二:置之不理,奖励:永恒战衣(上品先天灵宝)】

看到选择一的奖励,陈贤心中一动。

先天壬水蟠桃乃极品灵根,可化为三千六百株桃树,分为三档:

第三档一千二百株,花果细小,三千年一熟,食之可成仙得道。

第二档一千二百株,果实饱满,六千年一熟,食之可霞举飞升,长生不老。

第一档一千二百株,紫纹细核,九千年一熟,食之可与天地同寿,日月同辉。

此物无论对己身还是人族,皆有大用。

陈贤默选其一,随即道:道友稍等,吾将祭出一珠,你只需将元神遁入其中即可。

始麒麟应道:

话音未落,陈贤眉心光芒一闪,混沌珠飞出,没入麒麟崖内。

始麒麟所化的麒麟小人见状,毫不犹豫地投身混沌珠中。

陈贤察觉到始麒麟进入混沌珠后,嘴角微扬,心知事成。

他将混沌珠收回眉心,传音道:麒麟道友,如今你已重获自由,只是暂时不便现身。

待吾返回人族后,会借命运磨盘为你重塑肉身。

始麒麟回应道:多谢道友相助。

在混沌珠空间内,始麒麟虽无法感知天道波动,却发现一头狰狞巨兽正虎视眈眈地盯着自己——赫然是传说中的混沌凶兽饕餮。

陈贤见状立即开口:饕餮,这位是我的贵客,不得无礼。

饕餮闻言立刻恭敬回应:遵命,老爷。

在陈贤的告诫下,饕餮迅速收敛了凶煞之气。

处理完此事,陈贤转身对太上老君说道:老君,我打算去昆仑终南山拜访一位道友,邀其前往人族驻地。

太上老君捋须笑道:正合吾意,昆仑胜景久闻其名,正好同去观赏。

几日后,二人抵达终南山时,恰见云中子正全神贯注地炼制法宝。

陈贤没有出声打扰。

太上老君望着云中子的炼器手法,饶有兴味地评价:这炼器方式倒是独树一帜。

仔细观察后,太上老君突然发现那座鼎炉非同凡响,不由惊叹:想不到竟是蕴含造化法则的先天至宝——造化鼎。

陈贤含笑附和:老君果然见识非凡。

此刻的云中子完全沉浸在炼器状态中,对外界动静毫无察觉。

经过三天三夜的炼制,终于到了关键时刻。

云中子双手掐诀,猛然喝道:

造化鼎顿时绽放万丈霞光,无尽造化之气注入一方宝印。吼——伴随着震天龙吟,九条神龙虚影腾空而起。

云中子收回造化真火,将宝印托在掌心,满意地自语:此印以祖龙印为蓝本,融入众多龙族残魂,可施展万龙之威。

就命名为万龙印吧,虽是后天炼制,威能却堪比先天灵宝,全力催动时可抗衡太乙金仙巅峰。

欣赏完新炼制的法宝,云中子这才注意到站在不远处的陈贤与一位仙风道骨的老者,连忙上前行礼:云中子拜见人皇陛下。

这位是老子圣人的善尸化身。陈贤为双方引见。

唤我太上老君即可。太上老君温和回应。

拜见圣人。云中子恭敬行礼,神色肃穆。

虽然太上老君仅是圣人的一道化身,却同样具备圣人气度,礼数自然不可怠慢。

太上老君微微颔首,目光投向云中子手中的万龙印:此法宝可否让吾仔细观摩?

云中子看向陈贤,后者解释道:老君精通炼制之道,或许能给你些建议。

听闻此言,云中子立即双手奉上法宝:请圣人指点。

太上老君接过万龙印,神识探查之下不禁赞赏:九具龙尸为基,以大罗龙珠为核心,更封印龙魂于其中......这般炼器手法,堪称鬼斧神工。

陈贤笑道:还望老君不吝赐教,指出不足之处。

太上老君再次端详后说道: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龙魂与龙尸融合时的火候把握。

云中子感慨道:圣人明鉴,奈何我修为仅至太乙境界,若有大罗道行......

“钻研炼器之道已有多少岁月?”太上老君忽而开口。

“近两万年。云中子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