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了顿,对陈榘说:“老陈,给各部队,尤其是控制沿海区域和靠近交通线的部队下发一道命令。内容就是:全力搜集一切可能用于修复大型机械,特别是火炮的零部件和材料,”
陈榘立刻拿出本子记录:“具体需要哪些?”
张百川回忆着弗里茨·霍夫曼提出的难题:“重点是几种东西:第一,各种规格的橡胶密封圈、密封垫,要耐油、耐高压的,越大、越厚实越好,第二,高强度钢材,特别是可以用来铸造大型齿轮和结构件的。第三,各种规格的轴承,尤其是大型滚珠轴承和铜套。第四,液压部件,比如油缸、阀门,不管好坏,先收集起来再说,”
他加重语气:“告诉各部队,这些东西,见到就收,不管是鬼子仓库里缴获的,还是废弃工厂里拆的,甚至是民间搜集来的,只要觉得可能用得上,统统给我送来,送到‘铸剑’仓库去,交给霍夫曼先生鉴别,”
“明白,”陈榘记下要点:“我立刻拟电文下发各旅、各军分区,以及地方游击队和民兵组织。”
谢福治沉吟道:“这么大张旗鼓地搜集,会不会引起鬼子的警觉?”
张百川摆了摆手:“警觉也没用。他们现在自顾不暇,就算猜到我们在修大家伙,也未必有能力来干扰。再说了,我们只是搜集零件材料,他们还能不准我们捡‘破烂’不成?就是要让他们猜,让他们疑神疑鬼,分散他们的精力,”
肖桦笑道:“司令员这招高明。既解决了我们自己的急需,又给鬼子心里添了堵。”
命令下达,传达到了山东军区各部以及各级地方组织。一时间,在山东军区控制的广大区域内,一场特殊的“寻宝”行动悄然展开。
第二旅在巩固日照防线的同时,派出小分队搜查了鬼子的一些物资仓库和维修所,找到了一些锈蚀的轴承和几根粗大的钢轴。
第四旅在鲁南山区活动时,从一个废弃的矿山机械厂里,拆下了一些沉重的齿轮和几个布满油污的液压阀。
靠近津浦线的第五旅破袭队,在扒铁路的时候,特意留意鬼子的铁路维修车和工程车辆,还真让他们搞到几个看起来挺结实的橡胶轮胎和内胎,以及一些工具零件。
甚至一些县大队、区小队的民兵,也把从打掉的伪军据点里搜刮到的、看起来“奇形怪状”的金属件和橡胶制品,当作重要战利品上缴。
各种五花八门的“破烂”被源源不断地送往青岛那个代号“铸剑”的仓库。弗里茨·霍夫曼和他的技术团队,就在这堆看似废铁的物品中,仔细地翻找、鉴别,偶尔会因为发现一个尺寸合适的密封圈或者一块可用的钢材而欣喜若狂。
“这个,这个轴承座的内径差不多,”
“快看这个阀体,虽然锈死了,但材质很好,可以想办法清理修复,”
“这些橡胶虽然老化了些,但厚度和韧性勉强够,可以应急……”
仓库里叮叮当当的声音中,夹杂着技术人员兴奋的讨论和霍夫曼带着口音的指导声。修复工作在缺乏正规条件的情况下,靠着这种近乎“土法上马”的方式,艰难而又坚定地推进着。
青岛的僵局在持续,海面上的鬼子舰队依旧是个巨大的威胁。张百川也在等待着岸防炮修复好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