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大同府外的官道上,一支车队正缓缓向城内行进。
车队规模不大,只有十几辆马车,但每辆车都装饰精美,车夫和护卫的装束也颇为考究。最前方的那辆马车上,绣着一只展翅飞鹰的图案——这是兵部尚书林远山的家徽。
马车内,一个身穿男装的年轻人正透过车窗,仔细观察着大同城的城防布局。
此人看起来不过十八九岁,面容清秀,但眉宇间却透着一股英气。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他”的手指纤细白嫩,喉结也不明显——这分明是个女扮男装的女子。
正是兵部尚书林远山的独女,林婉清。
“小姐,前面就是代王府了。”车外传来侍女小翠的声音。
林婉清微微点头,整理了一下身上的青色长袍。
这次北上大同,表面上是代表林远山来慰问边军,实际上却是奉父命前来暗中调查朱衡的真实情况。
赵明德三日前回到京城,带回的消息让兵部上下都感到不安。
那支燧发枪的精良程度,远超大明现有的任何火器。如果鞑靼人真的掌握了这种武器的制造技术,对边防将是灾难性的威胁。
但更让人担心的是,赵明德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朱衡的回答虽然滴水不漏,但总给人一种说不出的违和感。
一个在封地内“制造农具马车”的藩王,怎么会对火器的构造如此了解?
一个财政困难的封地,又哪来的资源去维持如此规模的“工坊”?
最关键的是,李成梁虽然证实了朱衡的说法,但他的态度明显有些闪烁其词,仿佛在刻意隐瞒什么。
林远山思虑再三,决定派女儿亲自前来调查。
林婉清自幼聪慧过人,不仅精通诗书,更擅长察言观色。最重要的是,她是女子,更容易让人放松警惕。
马车在代王府门前停下。
林婉清深吸一口气,整理好心情,然后推门下车。
“在下林修文,奉家父兵部尚书林远山之命,特来拜会代王殿下。”
守门的侍卫连忙进去通报。
不一会儿,王五匆匆走出,恭敬地行礼道:“林公子,我家王爷有请。”
林婉清跟着王五走进王府,一路上暗中观察着府内的布局。
代王府虽然不算豪华,但处处透着一种井然有序的感觉。侍从们各司其职,没有一般藩王府中常见的懒散之气。
更让她注意的是,府内的侍卫虽然人数不多,但个个精神抖擞,腰杆挺直,显然是训练有素的精锐。
“有趣…”林婉清心中暗想。
很快,她被引到了正厅。
朱衡已经在那里等候,见她进来,立刻起身相迎。
“林公子远道而来,本王有失远迎,还请见谅。”
林婉清仔细打量着眼前这个传说中的代王。
朱衡看起来也就二十出头,面容俊朗,举止从容。但最让她印象深刻的,是他的眼神——那种深邃而睿智的光芒,绝不是一般的纨绔子弟能够拥有的。
“殿下客气了。”林婉清拱手回礼,“家父听说殿下在封地内励精图治,颇有建树,特意让在下前来学习。”
“林尚书过誉了。”朱衡摆摆手,“本王不过是做了些分内之事,谈不上什么建树。来,请坐。”
两人分宾主坐定,侍从奉上茶水。
林婉清端起茶盏,轻抿一口,然后赞道:“好茶!这应该是西湖龙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