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 > 第41章 百炼成钢,天降奇法

第41章 百炼成钢,天降奇法(1 / 2)

李师傅的话,像一块巨石,压在了在场每个人的心头。

方应物焦急地补充道:“王爷,李师傅所言不虚。为了铸造这新式大炮,库房里的上等精铁已经耗用了近三成。每失败一次,都是数千斤的铁料打了水漂,耗费的人工、柴炭更是不计其数。照这么下去,别说按期交付了,恐怕整个工厂都要被拖垮了。”

王瑾在一旁听得心惊肉跳,手心直冒冷汗。他这个监造太监,名义上是监督,实际上身家性命都和这批火炮的成败捆绑在了一起。要是出了岔子,皇帝怪罪下来,靖王是皇亲国戚,顶多挨一顿骂,他这个奴婢,可是要掉脑袋的。

“王爷,这可如何是好啊?”王瑾的声音带着哭腔,“万岁爷那边,奴婢可是打了包票的。这要是交不了货……”

朱衡摆了摆手,示意他稍安勿躁。他走到屋子中央,看着桌上那张巨大的新式火炮设计图,陷入了沉思。

他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他拿出的设计图,是基于后世成熟的铸造工艺。而眼下大明朝所用的,还是最原始的泥范法。这种方法,用黏土和沙子制成模具,一体浇铸。对于小型的佛朗机炮还勉强适用,但要铸造这种重达数千斤、对炮管强度要求极高的重型加农炮,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泥范的散热性差,冷却不均,导致铁水在凝固过程中产生巨大的内应力,形成肉眼难以察觉的细微裂纹和砂眼。这在平时看不出来,可一旦装填火药,膛压剧增,这些小小的瑕疵,就会成为致命的弱点,最终导致炸膛。

他敲了敲桌子,问道:“冷却的过程,我们有没有办法控制?”

李师傅摇了摇头,满脸的无奈:“王爷,这铁水一入模,就全凭天意了。几千斤的大家伙,外面浇水降温,里面还是滚烫的,冷热不均,裂得更快。我们试过整体埋入沙土里,让它慢慢冷却,效果是好一些,但时间太长了,一门炮,从浇铸到完全冷却,要等上十天半月。而且……还是有裂纹,只是少了些。”

十天半月才能铸一门,成功率还不到三成。这个效率,别说装备全军了,黄花菜都凉了。

气氛一时间凝固到了冰点。工匠们唉声叹气,方应物愁眉不展,王瑾则像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

朱衡挥了挥手,让众人先回去休息。

夜深人静,书房里只剩下朱衡一人。他揉着发胀的太阳穴,心中也是一阵烦躁。他虽然有后世的知识,但毕竟不是专业的冶金工程师,很多细节,他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系统,你就不能给点力吗?设计图都给了,配套的生产工艺能不能也打包送一下?”朱衡在心中无奈地吐槽。

就在他念头闪过的瞬间,一个冰冷的机械音,突兀地在他脑海中响起。

【检测到宿主遭遇重大技术瓶颈,符合紧急援助协议。】

【正在检索数据库……冶金技术……铸造工艺……】

【检索完毕,匹配到最优解决方案:砂型铸造法(分体式)。是否接收技术资料?】

朱衡精神一振,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来了!总算来了!

“接收!立刻接收!”他毫不犹豫地在心中吼道。

瞬间,一股庞大的信息流涌入他的脑海。那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一幅幅清晰无比的动态三维图像,将砂型铸造的每一个步骤,都演示得明明白白。

如何用潮湿的沙土和黏土,混合成强度合适的“型砂”。

如何制作精准的木质模具,也就是“模样”。

如何将“模样”放入砂箱,填实型砂,制作出上下两部分“砂型”。

最关键的,是如何在砂型中间,放置一个用特殊材料制成的“型芯”,从而在铸件内部形成中空的炮膛。

以及,如何设计合理的浇注系统和冒口,让铁水平稳流入,并将内部的气体和杂质排出。

整个过程,比泥范法复杂了十倍不止,但其精密和可控性,也远非泥范法可比。砂型的透气性好,散热均匀,可以大大减少铸件的内应力。而分体式的设计,更是可以在浇铸之前,就对模具内部进行精细的检查和修整,确保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