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人与人的不同(2 / 2)

一根烟抽完,这师兄心情好了许多,继续去拿竹竿扶玉米。

师姐这边种了两亩豆角,插竹杆的时候估计是她自己忙的,力度不够,插不深,抗风能力太差。

两亩地被吹压了五分之一。

沈小鱼两女帮忙扶正,罗南上去拿了一个大竹杆插进去,人跟着钻进去用力一抗,整排倒伏的都被扶了起来。

仨女连忙拿小竹竿支撑编扎紧。

有罗南这个大力士帮忙一大排扶立起,这工作效率大大的提高,忙活大半个小时就大体的弄好。

“多谢你们了哈!

晚上我请你们吃饭怎么样?”师姐撩一下累的汗湿的刘海看向罗南。

“不用!你继续忙一下收尾。顺手的事情。

先走了。”

“多谢哈!吃豆角就过来我这里摘啊。”

“嗯!”

三人摆摆手的就走田埂离开。

身上被弄的有点湿,穿越田埂绕了一圈就回到17号楼,这时候天色暗沉了下去,路灯都亮了起来。

“现在愿下地干活的年轻女生真的很少了。

就算不发达,那小生活也不会过的很差,那师姐结婚了没!”罗南把身上的湿衣服脱下,顺嘴问下八卦。

姜爱玲:“结婚了!她老公就是同班同学来的。

种地亏钱了,那师兄就去深圳跑业务打工赚钱补贴这边种地的亏本。

目前来说,在凤凰村周边种地、包山、梗田的,就没几个是赚到钱的。

如果有,那大概就是种稻谷的那些。

种稻谷有补贴的。”

沈小鱼:“我们一开始也想种稻谷的!可惜合适种稻谷的水田被师兄承包了。”

“有补贴的种田那确实不会亏本。”

罗南还记得有些大种植户和养殖户就专门的骗补贴,实际田都是散户农民种的。

但是这种补贴偏偏又是给大种植户的,跟小屁民一点关系都没有。

国家粮食每亩地补贴补助金如下:

·玉米补贴150元。

·水稻补贴305元。

·油菜补贴210元。

但这里面有个前提:补贴对象为实际种植稻谷的农户或新型经营主体(如种粮大户、合作社等)。

小屁民估计听都没听说过这种补贴政策。

等到信息传开的时候,那些土地早就被别人承包了起来。

就算自己有30亩地,但寻补贴无门,都不知道发补贴的那个门朝什么方向开。

这种事情就跟罗南搞野鸡养殖,搞萤火虫养殖场,就这些养殖证件办理,如果没有姜爱玲帮忙,那真是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办理。

三人洗澡换衣服,外面下了一阵细雨,空气更清新。

带着两女往夜市拐弯那边走,这里依旧热闹。

除了本村人在这里消费外,也会有外地人过来体验。

夜晚的凤凰村比镇上还热闹,毕竟镇上可没有这丰富的夜生活。

椒盐鸭下巴、紫苏酸笋田螺、海鲜虾蟹鱼粥、铁板鱿鱼、炒青菜。

“紫苏田螺还有这个炒青菜,那还是我们自己做的好吃。”姜爱玲嗦完田螺发表一下口味对比。

“他这里放料多了。

咱们弄的时候,比较原味一些。”

“对!就是比较原味一些,咱们那个紫苏都比这个有味道,那酸笋更是一绝。

咱们弄的酸笋脆爽有口感,这里的酸笋有软趴趴的。

估计放的时间长了。”

“想吃就动手哈!我不是那种专业厨男,没有特别食材,那都不太想动手。

这里的生意真好。”罗南吃起椒盐鸭下巴还抽空看看四周。

“如果村里的萤火虫仲夏夜之梦举办成功,那这里的生意会更好。

他们赚大钱,我们跟着赚小钱,就是别有人跟着一起萤火虫就行。”沈小鱼说了一个关键点。

“是喔。这些师兄师姐没一个省油的。

有一年西瓜大卖,第二年就大规模的种,亏的西瓜都烂地里了。”姜爱玲也惊醒。

“养就养呗!这种市场竞争是无法阻止的。

养萤火虫也只是过度,他们现在入场,那养出来的时候,都过了国庆和中秋。

谁入行,我卷死谁。

真要是泛滥了,那我就低价收他们萤火虫去别的地方卖。北方城市应该很多人都没见过。

可以去上海,杭州这种地方。”

“嗯嗯!老板你可以的。

我们做好后援工作。”姜爱玲给罗南舀了一碗海鲜粥,还把鱼骨给剔出来。

别的桌面都是男的给女生服务,而罗南这里则是两女给罗南服务,吃的虾都是剥好的。

而且姜爱玲和沈小鱼这积极幸福的模样,让其他男生羡慕的握紧拳头。

人比人,得死!

货比货,得扔。

正吃的惬意,沐子的拍摄剧组人员往这边走了过来,而且还一眼对上了目光。

没办法,那大腿自动吸引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