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盖世悍卒 > 第450章 江辰的抉择

第450章 江辰的抉择(1 / 2)

冰冷的汗珠,沿着江辰的脊柱缓缓滑落。

他独自站在昆仑山太空城最高层的观星殿内,脚下是宛若星河铺就的透明地板,地球如同一颗瑰丽的蓝宝石,在下方静谧地旋转。更远处,火星、木星、土星……人类文明的疆域光点熠熠生辉,一直延伸到那座连接比邻星的、如同命运之眼的幽蓝星门。

浩瀚,辉煌,这是他一手缔造的星际联邦。

但此刻,他感觉不到丝毫睥睨天下的豪情,只有一种近乎窒息的重量,沉甸甸地压在他的灵魂之上。那重量,来自新望舒星传回的、字字滴血的数据报告;来自林薇苍白而疲惫的脸庞上,那双写满“时不我待”的眼睛;来自雷娜紧握的双拳中,那压抑不住的铁血杀意;更来自议会大厅里,那些冠冕堂皇之下,隐藏着贪婪、恐惧和短视的嗡嗡议论。

中央集权?还是邦联自治?

这不仅仅是一个政治体制的选择题,这是一道关乎文明生死的拷问。

他的指尖,无意识地在冰冷的控制台上敲击,发出单调而压抑的嗒嗒声。脑海中,两幅截然不同的未来图景,正如同纠缠搏斗的巨兽,撕扯着他的思绪。

一幅图景,是铁与血的中央集权。

将星门管辖权、外域舰队指挥权、尖端科技研发权,乃至各星域的资源分配、人事任免,全部收归中央,收归于他江辰一人之手!凭借他无上的威望和三世积累的帝王心术,凭借林薇掌控的科学官体系和雷娜效死的军方力量,凭借“伏羲”AI无孔不入的监控网络,他可以像捏橡皮泥一样,强行将这颗已然开始膨胀、出现裂痕的文明星球,重新捏合在一起。

效率会极高。他的意志,将成为联邦的最高律法,跨越光年,直达边疆。任何敢于质疑、敢于阳奉阴违、敢于为一己之私罔顾大局者,都将被雷霆手段碾碎。就像他当年在希望堡,以叛堡罪罢黜凯勒,干净利落。就像他面对兄弟会的挑衅,以绝对力量逼其臣服。

如此,他可以倾尽整个文明之力,应对“信标”文明的威胁。可以强行封锁新望舒星,哪怕代价是牺牲那数十万怀揣梦想的殖民者,也要将筑基丹的隐患连同可能苏醒的古文明恐怖,一同埋葬在比邻星的尘埃之中。他可以集中所有资源,不计代价地攀升科技树,打造无敌舰队,为那注定到来的、与高等文明的终极战争,做好最残酷的准备。

为了文明的存续,牺牲一部分,甚至……牺牲很多,在冰冷的宇宙社会学中,似乎是合理的。

但,然后呢?

他想起了张小磊在蓝色苔原上奔跑时,那纯真无邪的笑声。想起了张明远和李芸眼中,对“新家园”那份小心翼翼的期盼。他想起了在废土末日中,那些挣扎求生,却依旧不曾放弃希望的面孔。他建立联邦的初衷,不是为了打造一个冰冷高效的战争机器,而是为了守护这星星点点的人性之火,让文明得以延续,让希望得以传承。

绝对的权力,意味着绝对的责任,也意味着……绝对的孤独。他将成为一座孤岛,被无数人的敬畏、恐惧乃至怨恨所包围。他能信任的,或许永远只有身边那寥寥几人。而一旦他这棵参天大树倒下,整个依靠他个人威望维系的结构,会否在瞬间分崩离析?届时,内乱将比外敌更快地摧毁这个文明。

更重要的是,强行压制边疆星域的自治诉求,只会积累更深的怨恨。新望舒星的人们,在直面危险的同时,也最先感受到机遇。他们渴望掌握自己的命运,这种渴望,是人性,无法用强权彻底扼杀。堵,不如疏。

另一幅图景,是风险与机遇并存的邦联制。

赋予边疆星域,尤其是像新望舒这样具有战略价值的星球,更高的自治权。允许他们拥有自己的议会,制定符合本地发展的法规,甚至组建一定规模的防卫力量。联邦中央则专注于核心科技、星际防卫、外交和跨星系贸易规则的制定。

这样可以缓解内环与边疆的矛盾,激发边疆的活力和创造力。让熟悉当地情况的人去管理当地事务,或许能更灵活地应对像新望舒星上那种复杂而诡异的局面。殖民者们为了守护自己的家园,会爆发出更强的凝聚力。

这像是一场豪赌。赌人性的光辉能够压过阴暗,赌各星域在拥有更大自主权后,依然能认同“人类文明”这个共同身份,愿意在危机来临时团结在联邦的旗帜下。

但风险同样巨大。自治意味着离心力的滋生。那些手握资源、拥有舰队的边疆总督,会不会在羽翼丰满后,滋生不臣之心?那些星际财团,会不会利用规则的缝隙,更加肆无忌惮地攫取利益,甚至与地方势力勾结,形成国中之国?当“信标”文明的威胁真正降临时,联邦还能否如臂使指,调动整个文明的力量去迎战?还是会陷入无休止的内耗与扯皮之中?

议会里那些家伙的嘴脸,他看得清清楚楚。有人想借边疆自治的机会,扩张自己的政治版图;有人想利用危机,为自己代表的资本力量谋取特权;还有人,纯粹是为了反对而反对,试图削弱他江辰的权威。

将权力下放给这样一群人,他如何能安心?

“元首。”一个温和而带着一丝虚弱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江辰没有回头,他知道是林薇。她总是能在他最需要的时候,悄然而至。

“实验室的初步模拟结果出来了,”林薇的声音很轻,却像重锤敲在江辰心上,“基于新望舒传回的灵能背景辐射数据,以及‘信标’文明数据库的碎片信息……筑基丹隐患的群体性诱发临界点,可能比我们最悲观的预估,还要提前。如果不能在三个标准月内,找到抑制或者清除隐患的方法,新望舒星……将可能变成一个无法逆转的‘污染源’。”

三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