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基丹成分分析的巨大成功,如同在幽暗的迷雾中点亮了一座灯塔,清晰地指明了方向。然而,依靠实验室那套繁琐、低效、且极度依赖江辰个人经验和苏婉团队灵光一现的手工炼制模式,哪怕倾尽联邦之力,一个月也未必能产出几颗合格的筑基丹,这对于拥有亿万公民、急需提升整体实力的联邦而言,无疑是杯水车薪。
将筑基丹的生产,从一门玄奥的“艺术”,转变为可复制、可量化、可大规模生产的“工业”,成为了摆在联邦面前最紧迫、也最激动人心的课题。江辰力排众议,启动了代号“丹鼎”的绝密计划——建立人类历史上第一座标准化、流程化的“炼丹工厂”。
工厂的选址,定在了火星北极冠附近一处新开辟的、被重重山脉和军事禁区环绕的地下巨大穹窿之中。这里地质稳定,能量背景纯净,且远离人口稠密区,便于保密和管控。
第一步:能量环境的精确模拟。
传统炼丹依赖的“三昧真火”、“文武火候”,本质上是对能量类型、强度、频率及其变化节奏的极致要求。工程团队根据苏婉团队从成功样本中逆向推导出的能量场数据,结合聚灵阵技术的积累,设计建造了“灵能调和反应核心”。
那不再是想象中的丹炉,而是一个高达数十米、由无数导灵金属管道和能量聚焦晶体环绕的巨型圆柱体。其内部可以精确模拟出从温和浸润到狂暴淬炼的各种能量光谱,并能实现微秒级别的能量切换与梯度变化,完美复现甚至超越了古籍中描述的“九转九凝”所需的复杂火候。
“这里,就是我们的‘工业丹炉’,”项目总工程师指着那庞然大物,自豪地对前来视察的江辰介绍,“能量精度可以达到零点一灵能单位,稳定性超过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任何一位古代炼丹宗师看到这个,恐怕都会怀疑人生。”
第二步:原料的标准化与预处理。
“玉髓芝”、“天灵果”等灵药,生长环境苛刻,年份要求严格,天然采集根本无法满足工业化需求。联邦调动了最强的生物学家和农业工程师,在模拟原生环境的精密生态园中,通过基因微调、灵能催化和营养液优化,成功实现了这些珍稀药材的“人工规模化培育”。虽然药效比起纯野生的顶级货色略有差距,但通过调整配比和炼制参数,完全可以达到标准筑基丹的要求。
所有的原料,在进入核心反应器前,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清洗、粉碎、萃取、提纯,并按照最优化的纳米级粉末形态或高纯度萃取液形态,存入特制的原料仓。整个过程全自动化,确保每一批投入的原料,其成分、活性、能量特征都高度一致,从源头上杜绝了传统炼丹“药材批次不同,丹药品级天差地别”的弊端。
第三步:流程的自动化与智能化。
这是“丹鼎”计划的灵魂所在。传统的炼丹,依赖炼丹师个人经验和玄之又玄的“感觉”。而在这里,这一切被分解成了数千个精确控制的步骤和参数。
中央控制室内,巨大的光屏上实时显示着反应核心内部的能量流态、温度分布、压力变化以及各种原料的实时反应状态。基于“神农”超级计算机海量模拟数据建立的“炼丹专家系统”,如同一位不知疲倦、绝对理性的超级炼丹师,时刻监控着所有数据,并动态调整着能量输出和原料投送。
“启动序列一:文火温养,能量频谱设定为‘乙木生发’,持续时间三百秒……”
“检测到‘星辰泪’晶簇能量共振达到阈值,启动序列二:投入‘玉髓芝’萃取液,同步切换能量频谱至‘离火淬炼’……”
“警告!三号能量回路出现千分之三的相位偏移,自动校准中……校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