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的大开发如同给联邦这架庞大的机器注入了澎湃的动力,但江辰深知,人才是文明最宝贵的资源,是驱动一切的根本。在疆域初步稳定、生产逐渐恢复的背景下,一项史无前例的、覆盖联邦全境的首次人口普查,在政务院的统筹下,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数以千计经过严格培训的普查员,携带着基于“伏羲”子系统设计的专用登记平板,在军队和当地治安队的护卫下,深入到了联邦的每一个角落——从新希望城摩天大楼里的公寓,到东境平原星罗棋布的村庄;从北海之滨忙碌的渔港小镇,到北地机车族冒着炊烟的冰雪营地;甚至刚刚建立的西部矿业据点,都迎来了这些记录时代脉搏的身影。
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充满了新旧观念的碰撞与情感的微妙拉扯。
在东境一个刚刚完成土地改革的村庄,老村长拄着拐杖,看着普查员手中那闪烁着幽光的平板,眼神中充满了怀疑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祖宗辈儿都没这么仔细盘问过……姓名、年纪、出身、技能、家里几口人、田里种什么……连家里有几只下蛋的母鸡都要记?”他低声对身边的儿子嘟囔,“这新朝廷,管得也太宽了,怕不是要加税征兵的前兆?”
年轻的儿子却兴奋地看着普查员身上笔挺的制服和那神奇的设备,反驳道:“爹!您懂什么!这是联邦要了解咱们,好给咱们分更好的种子,派医生来!听说城里孩子都能上学堂了!这是好事!”
类似的对话在无数家庭中上演。对于习惯了在废土上隐匿自身、各自挣扎求存的民众来说,这种被“记录在案”的感觉,既带来了被纳入一个庞大体系的安全感,也引发了源于未知的本能担忧。普查员们不得不耐心解释,强调普查是为了更公平地分配资源、规划建设、提供医疗保障和教育机会,slowly化解着民众心中的坚冰。
而在北地,机车族的豪爽与对江辰的忠诚,使得普查工作推进得相对顺利。但也有一些老派的部落战士,对于详细登记“战斗技能”和“变异兽驯化经验”感到不解甚至抵触,认为这是部落的秘密。直到维克多亲自出面,吼着“元首问什么就答什么!藏着掖着还是不是带把的爷们儿?!”,才压下了这些杂音。
经过数月紧张而细致的工作,海量的数据如同百川归海,汇入新希望城中枢“观星台”的超级服务器中。“零”的核心处理单元全功率运行,对这些数据进行清洗、归类、分析和建模。
当最终的普查报告呈现在江辰和联邦高层面前时,即便是以江辰的沉稳,眼中也不由得闪过一丝振奋的光芒。
报告显示:地球文明复兴联邦,首次全境人口普查登记在册总人口——五十八万七千三百二十一人!
这个数字,远超之前的粗略估计!它意味着,在这片饱经摧残的废土上,联邦已经凝聚起了一支接近六十万的人力大军!更令人欣喜的是人口结构:平均年龄仅二十六岁,十五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占比超过百分之三十,六十岁以上老人占比不足百分之五!这是一个极其年轻、充满活力与未来希望的人口结构!
报告还详细列出了技能分布:拥有各类工业、农业、建筑、医疗等专业技能的登记人口超过十万;具备战斗经验或接受过军事训练者超过八万;拥有特殊技艺(如机车改装、辐射区生存、变异生物习性了解等)者亦有数万之众。这为联邦下一步的精细化分工、人才培养和军队建设提供了极其宝贵的数据支撑。
“好!太好了!”政务院总理激动得声音发颤,“如此年轻健康的人口,如此丰富的技能储备,这是联邦未来百年发展的基石啊!”
雷娜看着报告中军队潜在兵员的数量和质量,也满意地点点头:“兵源充足,可挑选的余地大了很多。”
林薇则更关注另一组数据:“全民基因辐射损伤筛查显示,中度及以上损伤比例已降至百分之十五以下,轻度损伤在联邦医疗体系介入下,大部分可控甚至逆转。这意味着,我们的人口健康基础正在夯实。”
一股乐观与自豪的情绪在高层会议室中弥漫。人口,这最根本的资源,呈现出如此良好的态势,无疑给所有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