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盖世悍卒 > 第422章 第一辆汽车的诞生

第422章 第一辆汽车的诞生(1 / 2)

天启二十九年的格物院试验场,春寒料峭中围满了窃窃私语的官员。场中央,那个被红布覆盖的物件不过驴车大小,却让总工程师张鹤龄的掌心沁出冷汗。

\"张大人,现在叫停还来得及。\"工部侍郎低声劝道,\"若这'汽车'当众出丑,您十年清誉可就...\"

红布滑落的瞬间,倒吸冷气声四起。只见三个包铁木轮撑着一个铁皮箱子,箱顶上竖着烟囱般的排气筒,活像给棺材装了轮子。不知谁憋不住笑出声:\"这铁王八也能叫车?\"

二、烈火试炼

点火仪式比预想更狼狈。当学徒颤抖着将火把伸向汽化器时,爆燃的火焰瞬间燎着了张鹤龄的眉发。铁壳内传来老牛喘息般的轰鸣,车身剧烈颤抖着,就是不肯前进半寸。

\"再加煤!\"张鹤龄抹去脸上的煤灰亲自添燃料。在第七次尝试后,这头铁兽突然发出刺耳咆哮,猛地向前蹿出一丈——然后彻底熄火。惯性让前排观摩的官员摔作一团,玉带笏板散落满地。

\"成何体统!\"太常寺卿拂袖而去。剩下的官员盯着那具瘫痪的铁疙瘩,眼神像在看陪葬的陶俑。

当夜,张鹤龄在实验室呕出血来。徒弟发现他时,他正对着设计图喃喃自语:\"《考工记》说'舆人为车',可老祖宗没教过怎么让车自己跑啊...\"

三、绝境逢生

转机来自对手的羞辱。三日后,西洋传教士在茶楼公开嘲笑:\"中原人造的车,还不如我们的狗拉雪橇!\"这番话被《京报》刊登,竟激起民愤。第二天,格物院门口堆满百姓送来的铁锅铜壶——这是要捐料造车!

更意外的支持来自后宫。皇后派嬷嬷送来一盒南洋橡胶:\"哀家听说车轮打滑,此物或可防滑。\"张鹤龄捧着这盒价比黄金的橡胶,突然想起幼时玩过的陀螺——为何不给车轮刻纹?

重新设计的花纹车轮果然增大了摩擦力。但真正突破发生在某个雪夜,张鹤龄观察油灯时灵感乍现:为何非要用煤?既然炼油厂能出轻油,何不试试以油代煤?

四、油动革命

改用汽油作为燃料的决定,让本已紧张的经费雪上加霜。汽油每升价同斗米,而试验车跑三里就要烧掉半升。户部断饷后,张鹤龄当掉祖宅继续试验。

最艰难时,车间里只剩三个徒弟。其中最小的女徒弟苏巧儿发现个细节:汽化器每次熄火前都有异响。她不顾礼教爬上发动机,耳朵贴铁皮听了两时辰,最终发现是油管结蜡。

\"用热水裹管!\"这个来自女子绣房保温手炉的灵感,竟解决了燃油冷凝难题。当改良后的汽车连续运行半刻钟时,徒弟们相拥而泣,张鹤龄却昏睡了三昼夜——他已半年未解衣而眠。

苏醒后他得知,皇帝暗中调拨了内帑,还下旨将报废的军舰锅炉改造成发动机外壳。江辰让太监传话时用了俚语:\"告诉张卿,朕把棺材本都押给他的铁王八了!\"

五、紫禁惊雷

谷雨日的御前演示注定载入史册。汽车刚驶过金水桥就开始漏油,在青石板上画出一道歪扭的黑线。围观的外国使节们交换着嘲讽的眼神,直到汽车在太和殿前突然加速。

\"护驾!\"侍卫们拔刀时,这头铁兽竟灵巧地绕蟠龙柱转起圈来。张鹤龄亲自操纵的那个新装置——他称为\"方向盘\"的木轮——让车辆如游龙般穿梭。更令人震惊的是,当车头对准西洋使团时,他突然拉响汽笛,惊得那些高鼻梁使者跌落了望远镜。

但真正的戏剧在返程时上演。汽车在乾清宫前爆胎,歪斜着撞翻铜鹤香炉。在漫天香灰中,张鹤龄跪地请罪,却听见江辰大笑:\"好!连铜鹤都敢撞,还怕什么洋人的铁甲舰?\"

六、民心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