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盖世悍卒 > 第413章 新旧学问的较量

第413章 新旧学问的较量(1 / 2)

天启十九年的春天,金陵书院内的海棠花开得正盛。然而,这座有着三百年历史的书院内,却弥漫着比寒冬更冷的肃杀之气。白发苍苍的山长陆明远手持戒尺,面对满堂学子,声音颤抖:

“今日起,凡习新学者,不得踏进书院半步!”

二、裂痕初现

这场风波,始于一个月前的那场科举改革。

养心殿内,一场关于科举内容的争论已持续三日。格物院掌院徐光启呈上奏折,力主在科举中增设格物、算术、地理等新学科目:“陛下,西洋各国之所以强盛,皆因重实学。我朝若仍固守四书五经,恐将落后于时代。”

此言一出,立即遭到翰林院掌院李守贞的激烈反对:“荒谬!圣人之道,足以治国平天下。那些奇技淫巧,不过是末流之术!”

江辰沉吟良久,最终做出了一个折中的决定:在保持经义为主的前提下,允许各地新式学堂教授新学,科举可设“特科”选拔新学人才。

这道谕令,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传统书院视之为离经叛道,而新式学堂则欢呼这是开天辟地的变革。

三、金陵对峙

陆明远山长在得知消息的当天,气得当场晕厥。醒来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全体生徒训话:

“尔等可知,何为学问?学问者,明人伦、通天道也。今有人欲以机巧之术取代圣人之道,此乃数典忘祖!”

然而,令他痛心的是,最得意的门生林致远竟公然质疑:“山长,学生以为,格物致知本就是我儒家之道。若一味守旧,才是真正背离圣人本意。”

“放肆!”陆明远将戒尺重重拍在案上,“你...你可是受了那新式学堂的蛊惑?”

林致远昂首道:“学生只是觉得,西洋的船坚炮利,确实有其可取之处。”

这场师徒争执,很快传遍金陵城。更让陆明远难堪的是,三日后,林致远真的转入新开办的“金陵格致学堂”。随他而去的,还有十余名优秀生徒。

四、学术交锋

矛盾在五月的一场公开辩论中彻底激化。

这场由知府主办的“新旧学问之辩”,原本意在调和矛盾,却成了双方角力的战场。

辩论台上,新式学堂的代表、留洋归来的年轻学者陈独秀慷慨陈词:“诸位可知,西洋一船之载重,需用算术计算;一炮之射程,需用物理测算。若只知吟诗作赋,如何强国?”

传统书院这边,陆明远亲自出马,冷笑道:“治国平天下,靠的是仁义道德。若只重技艺,与蛮夷何异?”

双方你来我往,争论从清晨持续到黄昏。最精彩的交锋发生在关于“天圆地方”的辩论上。

陈独秀出示航海图和新式测绘工具,证明大地实为球形。陆明远则引经据典,坚持“天圆地方”乃圣人之说。

“山长可曾亲眼见过?”陈独秀反问。

“圣人之言,何须亲眼见证!”陆明远怒道。

辩论不欢而散,但影响却远超预期。许多年轻学子开始私下阅读新学书籍,传统书院的权威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五、暗流涌动

就在学术争论愈演愈烈之时,更深层的矛盾开始浮现。

首先是科举名额之争。新设立的“特科”虽然名额有限,却占用了传统科举的名额。各地举子联名上书,要求取消特科。

更棘手的是经费问题。新式学堂需要大量实验设备,花费远超传统书院。户部在分配教育经费时左右为难。

最令人担忧的是,这场学术争论开始染上政治色彩。有些保守派官员将新学与“颠覆传统”画上等号,而改革派则指责对方“固步自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