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盖世悍卒 > 第394章 格物算学定乾坤

第394章 格物算学定乾坤(1 / 2)

帝国的铁骑与钢刀,以雷霆万钧之势扫平了南方旧士族掀起的物理抵抗,将“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铁律,用鲜血铭刻在这片新附之地的每一寸土地上。然而,无论是张崮大将军,还是远在北京深宫中的江辰都深知,刀剑可以征服土地,可以震慑肉体,却难以真正收服人心,尤其是那些掌握着知识话语权、千百年来塑造着社会思想的士人阶层的心。要彻底瓦解旧时代的根基,并为自己新兴的帝国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血液,必须在文化领域、在选拔制度的源头,发动一场同样深刻的革命。

于是,在南方局势初步稳定、春耕有序展开之后,一道由帝国皇帝江辰亲自签署、盖有传国玉玺的诏书,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颁行南方各州郡: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为国取士,乃社稷之本。今寰宇一统,新政初行,需才孔亟。特谕于江南、岭南等新附诸道,开恩科取士。然,时移世易,取士之法亦当革新。此次恩科,除传统经义文章外,增考‘格物’、‘算学’二科,比重各占三成。旨在选拔通晓实务、能明事理、可助朕治理天下、富国强兵之真才实学之士。无论出身寒素,抑或旧朝士子,但有实学,一体量才录用。着礼部、工部、格物院速拟章程,布告天下,咸使闻知。钦此。”

这道诏书,如同在看似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瞬间激起了千层浪!其引发的震动与争议,远比之前的土地改革和铁腕镇压,更加微妙、更加深远,直击士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消息首先在各地的茶楼酒肆、书院学舍中炸开了锅。

“什么?!科举要考格物?算学?还与经义并列?这……这成何体统!”一位皓首穷经的老秀才,听到消息后,气得浑身发抖,将手中的茶杯摔得粉碎,“格物乃奇技淫巧,算学乃商贾末技!焉能与圣贤之道平起平坐?辱没斯文!辱没斯文啊!”

“完了!吾辈数十年寒窗,苦读《四书》《五经》,手不释卷,如今竟要去学那工匠之术、锱铢之算?这岂不是本末倒置?”许多准备多年的传统学子,如丧考妣,感觉天都塌了下来。他们赖以晋升的阶梯,似乎一夜之间被抽换成了完全陌生的材质。

旧式儒生团体中,弥漫着一种悲愤、不解和强烈的抵触情绪。他们聚在一起,引经据典,痛心疾首地批判这是“礼崩乐坏”、“以夷变夏”的亡国之兆。一些自视清高的名士,甚至公开宣称,绝不参与这等“污浊”的考试,以示抗议。

然而,与这片哀鸿遍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群人的悄然兴奋与蠢蠢欲动。

那些家境贫寒、无力长期供养子弟专攻经史子集的家庭;那些本身对机械、数学、天文、地理抱有浓厚兴趣,却被传统视为“不务正业”的年轻人;甚至一些在旧朝不得志、转而研究实用技术的底层小吏或落魄文人……他们从这道诏书中,看到了一缕前所未有的曙光!

“格物、算学也能考科举?还能做官?”一个在药铺当学徒、却偷偷自学《九章算术》和本草知识的青年,眼中爆发出惊人的光彩,“这是真的吗?陛下圣明!这才是真正选拔能做实事的人才啊!”

“快!快去打听!格物考什么?算学又考什么?有没有参考书目?”民间一些私塾先生,敏锐地嗅到了风向的变化,开始四处搜寻相关的书籍,甚至厚着脸皮去向那些曾经被他们看不起的工匠、账房先生请教。

更大的波澜,则在帝国体制内部酝酿。

礼部的老学究们接到任务,愁得胡子都快揪掉了。让他们拟定经义考题轻车熟路,可这“格物”、“算学”的考题范围和标准如何定?难道要考如何造水车?如何算田亩?这简直有辱朝廷体统!

而工部和新成立的格物院,则如同打了一场胜仗,扬眉吐气!他们迅速行动起来,由格物院的博士们主导,参考陛下早年编写的《格物基础》、《新算学纲要》等书籍,紧锣密鼓地开始拟定考题。考题内容务实无比:格物可能涉及杠杆原理、浮力应用、光学常识、甚至简单的化学变化;算学则侧重实际应用,如田亩计算、粮仓容积、工程土方、税率折算等。

争议和阻力无处不在。礼部与工部格物院在考题内容、评判标准上争论不休。旧派官员质疑新学内容的“正统性”和“稳定性”,担心会选取“离经叛道”之徒。

这场争论甚至传到了江辰的耳中。他只在奏报上批了八个字:“实用为先,能者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