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拖:对“赎买”政策,漫天要价,或者声称地契遗失,拖延办理。
·煽动:散布谣言,声称朝廷分地是假,目的是为了将来加税;甚至煽动不明真相的佃户,声称一旦分了地,就要自己承担赋税和徭役,不如继续佃种“老爷”的地安稳。
一些地方官员,本就与当地豪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执行起来也敷衍了事,甚至暗中通风报信。
雷霆手段与民心所向
这些情况,很快通过“夜不收”和廉政总署的渠道,摆上了江辰的案头。
“果然还是跳出来了。”江辰冷笑,毫不意外。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他早有准备。
雷霆手段再次降临。
廉政总署联合刑部,成立了数个“清丈巡查御史”小组,手持尚方宝剑,奔赴阻力最大的地区。他们绕过地方官府,直接受理百姓举报,重新核查田亩账册。
在江南某县,一个公然抗命、并殴打宣政使的豪强,被巡查御史查实后,立刻锁拿,其家产充公,土地直接分予佃户!本人则以“抗旨、殴官、欺隐田亩”数罪并罚,斩立决!人头悬挂在县城门口示众!
与此同时,朝廷的《帝国日报》连续刊发文章,详细解释新政好处,公布各地分田成功的案例,并严厉驳斥谣言。大量的宣政使和基层官员(许多是新科举选拔上来的寒门子弟)深入田间地头,耐心向农民解释政策。
血淋淋的杀戮和耐心的宣传双管齐下,阻力被迅速粉碎。豪强们这才真正意识到,皇帝改革的决心是何等坚定,手段是何等酷烈,绝非前朝那种雷声大雨点小的政令。大部分人都选择了屈服,乖乖配合清丈和“赎买”。
而当农民们发现,地契是真的,赋税真的减轻了(特别是取消了人头税,对于子女多的家庭简直是天大的恩典),朝廷兴修水利也真的管饭给工钱时,所有的疑虑都烟消云散。
丰收的喜悦与帝国的根基
金秋时节,帝国迎来了新政后的第一个丰收季。
田野里,稻谷金黄,粟米沉甸。获得了土地的农民,以前所未有的热情精心照料着庄稼。这是他们自己的土地,自己的收成!
交完了按照新税率计算的、比以往轻松得多的皇粮后,看着粮仓里剩余的、足以让全家吃饱穿暖甚至还有富余的粮食,无数农民的脸上绽放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许多地方甚至自发地组织了庆祝活动,感谢皇帝陛下的恩德。
国家的税收并未因税率降低而减少,反而因为清查出了大量被豪强隐匿的土地、促进了生产积极性,总体税收稳中有升。国库更加充盈,社会秩序也因民生的改善而日趋稳定。
民心,这种看不见摸不着却又真实无比的力量,通过这一系列深入人心的民生政策,开始真正地汇聚起来,流向帝国的中枢。百姓们或许不懂什么大道理,但他们最朴素地知道,谁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他们就拥护谁。
帝国的根基,在均田薄赋的春雨滋润下,变得前所未有的扎实。江辰用事实向天下证明,他不仅是战场上的征服者,更是能够带来太平盛世的治理者。这股磅礴的民心所向,将成为帝国未来应对一切挑战最坚实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