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盖世悍卒 > 第264章 暗流涌动结盟友

第264章 暗流涌动结盟友(2 / 2)

“张文远,出身寒微,靠科举入仕,素有清名,与王锴一党素来不睦,看重实务…可结为援。”“威远侯赵莽,武将世家,性格粗豪但嫉恶如仇,在京营中颇有影响力,对能战之将极为欣赏…可引为奥援。”“御史周廷儒,曾因弹劾王锴党羽被贬,刚复起不久,对王党恨之入骨…”“兵部职方司主事陈怀安,位置关键,曾多次就边镇军械粮饷之事与户部、兵部上官据理力争,虽收效甚微,但其心可鉴…”

江辰的手指在这些名字上缓缓划过,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朝中有人好做官,自古以来皆是如此。他江辰即便有通天之能,若朝中无人替他说话,迟早会被那些明枪暗箭所伤。如今报纸一闹,谁敌谁友,大致清晰,正是暗中缔结联盟的最佳时机。

“取‘雪浪笺’和‘松烟墨’来。”江辰吩咐亲兵。

这两种皆是黑水县工坊新出的精品,纸质洁白柔韧如浪,墨色乌亮凝香似松,在京城文人墨客中已小有名气,价值不菲,用作礼物既不显俗气,又恰到好处地展示了黑水县的“格物”之能。

江辰并未选择同时给所有人写信。他斟酌再三,首先选定了两个人:礼部侍郎张文远和威远侯赵莽。一文一武,一在清流言官中有声望,一在军中有所影响力,且二人品性各有坚持,是较为理想的初步结盟对象。

给张文远的信,由江辰亲自执笔。他书法本就极佳,此刻更是凝神静气,字迹端正而不失风骨:

“文远先生台鉴:”“晚辈江辰,远在北疆,久慕先生清名风骨,如山间明月,朗照尘寰。先生立身朝堂,心系黎庶,仗义执言,晚辈虽身处行伍,亦心向往之…”信的开篇,极尽敬重与推崇,先给对方戴上一顶高帽。接着,笔锋一转,谈及边镇实际情况,诉说将士之苦、边防之艰,言辞恳切,数据详实,与《边镇新报》上的宣传互为印证,但语气更为谦卑和内敛。“…报纸之事,实乃下官见边民困苦,将士流血又流泪,心中激愤难平,故而行事孟浪,语多冒犯,竟累及先生朝堂之上为晚辈仗义执言,晚辈闻之,感激涕零,亦惶恐不已…”他将报纸风波轻描淡写地归结为“激愤孟浪”,主动承认“错误”,并将张文远的辩护之情巧妙抬高,表达感激。“…北狄虎视,社稷之危未解。辰一武夫,唯知恪尽职守,保境安民,以报皇恩。然孤木难支,独臂难擎。朝中奸小环伺,混淆圣听,克剥军饷,打压忠良,长此以往,非国之福也。先生乃国之柱石,士林楷模,一言九鼎。辰恳请先生,念在边关百万军民、江山社稷安危之份上,于朝中主持公道,明辨是非。辰虽不才,愿为先生之马前卒,共御外侮,肃清朝纲…”最后,他明确提出“共御外侮,肃清朝纲”的隐含联盟意愿,并将自己放在一个较低的位置,表示愿听从“指挥”,极大满足了文官的清誉感和优越感。随信附上的,是一套精美的“雪浪笺”和“松烟墨”,并言明“此乃敝县工匠偶得之物,非珍非宝,唯洁唯馨,聊表敬意,伏乞笑纳。”

而给威远侯赵莽的信,则由江辰口述,让文书写就,语气则截然不同,豪迈而直率:

“威远侯爷麾下:”“末将江辰,久闻侯爷大名,如雷贯耳!侯爷乃军中前辈,国之干城,性情豪烈,嫉恶如仇,末将心折久矣!”“日前朝堂之事,已有耳闻。侯爷为我边军儿郎仗义执言,痛斥那起子没卵子的阉货和酸腐文人,真他娘的解气!末将谨代黑水县全体将士,拜谢侯爷!”信中用词粗豪,甚至带了点兵痞的口气,极对赵莽的胃口。接着,大谈军中趣事、练兵心得、对付蛮族的狠辣手段,完全是一副武将之间的交流口吻。“…朝中那帮王八蛋,就知道窝里横!克扣咱的粮饷,拿次品军械糊弄老子,还不是想让老子和弟兄们死在草原上!侯爷,您是老行伍,这里面的道道您门清!咱当兵的,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为国卖命,图个啥?不就图个公平,图个身后安稳吗?”“…侯爷您放心,只要我江辰在黑水县一天,蛮子就别想踏进中原一步!但朝中要是总这么扯后腿,弟兄们寒心啊!侯爷您在京城,兵多将广,说话硬气,末将恳请侯爷,多照看着点咱们边军的兄弟!以后但有吩咐,我江辰和黑水军的弟兄,绝无二话!”最后,直接送上了一份“实在”的大礼——十坛黑水县蒸馏出的高度“烧刀子”烈酒,以及一柄利用新式钢材打造的百炼精钢匕首,言明“酒给侯爷驱寒,匕首给侯爷宰畜生!”

两封信,两种截然不同的文风和礼物,却都精准地戳中了目标人物的痒处和痛处,可谓投其所好,直击人心。

写好的密信和礼物,并未通过官方驿道,而是由“夜不收”中最精干可靠的信使,伪装成商队伙计,分头秘密送往京城张府和威远侯府。

这是一步险棋,却也是不得不为之棋。江辰深知,在波谲云诡的朝堂斗争中,若不想沦为任人宰割的棋子,就必须主动落子,为自己争取盟友,哪怕最初的联系微弱如丝。

信使出发后,江辰站在书房窗前,望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和远处工坊不熄的灯火。朝中的暗流已然因他而加速涌动,盟友的线已经抛出,但能否成功,尚未可知。

更大的风暴,或许正在酝酿。而被《边镇新报》彻底激怒的安北都护郭孝义,又会做出怎样不理智的举动?

山雨欲来风满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