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当第一批军饷开始部分用崭新的“黑水军票”发放时,军营里炸开了锅。
“这…这是啥?纸票子?这能当钱花?”一个老兵拿着几张拾圆军票,翻来覆去地看,满脸的难以置信和抵触。“将军是不是没钱了?拿这糊弄咱们?”“我要铜钱!沉甸甸的铜钱摸着才踏实!这纸片片,大风一刮就没了!”
怨声四起,人心浮动。若非江辰在军中威望极高,恐怕立刻就要引发骚动。
商市之上,情况同样糟糕。许多商铺拒收军票,哪怕官银号就在旁边,他们也不愿麻烦,更怀疑其信用。偶尔有士兵拿着军票去买东西,不是被拒之门外,就是被要求大打折扣。
推行遇阻,早在江辰意料之中。他毫不慌乱,一套组合拳接连打出:
一、县衙所有吏员工资、各工坊工匠薪金,率先全额使用军票发放。二、官方采购,明确宣布优先使用军票结算,并可给予微小优惠。三、官银号门前,设立常年兑换窗口,承诺见票即兑铜钱,且绝不拖延、不打折扣。并派士兵护卫,维持秩序,显示决心和实力。四、组织人员,在市集反复宣讲军票的好处:轻便易携、不易磨损、成色统一、官府保证。五、暗中指示一些与官府合作密切的大商户,率先接受军票,并给予使用军票的顾客些许优惠,起到示范作用。
最关键的是,官银号兑现了承诺。最初几天,确实有不少心存疑虑的百姓和士兵拿着军票去兑换铜钱,银库门前排起了长队。官银号来者不拒,一兑付,铜钱哗啦啦地流出,丝毫没有犹豫和短缺。
人们发现,这纸片片,还真的能随时变成实实在在的铜钱!
渐渐地,排队兑换的人少了。人们开始发现军票的方便:发饷时,不再需要吭哧吭哧地扛着几十斤重的铜钱回家;做生意时,大额交易不再需要费时费力地清点成堆的铜钱;存在家里,也不怕虫蛀鼠咬。
尤其是一些需要长途行商的商人,更是对军票青睐有加。轻便易藏,大大降低了风险和运输成本。
信任,如同细沙般,一点点累积起来。
市场开始慢慢接受军票,甚至因其便利性,出现了小幅的“贴水”(军票实际购买力略高于等面值铜钱)。
一场潜在的金融风暴,在江辰精准而有力的操控下,消弭于无形,并成功地将一种全新的信用体系植入了黑水县的经济血脉之中。
当看到士兵们开始习惯用军票去市集购买物品,商贩们欣然接受时;当看到官银号的账本上,存款业务开始出现时,周谨、田文镜等人终于松了一口气,对江辰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小小的纸币,其意义远超一种新的支付方式。它代表着江辰对辖区经济控制力的空前加强,代表着一种基于信用和预期的现代金融理念的萌芽。它极大地促进了内部商业流通,降低了交易成本,并为未来更大规模的财政运作和资本积累,铺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