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点,闹钟还没响,顾砚辞已经醒了。他轻轻抽开搭在苏雨宁肩上的手臂,生怕惊扰她最后一点睡眠时间。床头柜上手机亮着,三条未读消息来自董事会秘书,标题都带着“紧急”二字。
他起身时动作很轻,却还是被半梦半醒的苏雨宁察觉到了。她没睁眼,只是手指动了动,像是想抓住什么,又落了空。
等他穿好西装走出卧室,她才慢慢坐起来,披了件外套走到书房门口。门虚掩着,灯亮着,电脑屏幕映出他皱眉翻文件的侧影。
她没进去,也没叫他。直到听见他接电话的声音压得很低,但语气比平时沉,她说了一句:“你今天开会?”
顾砚辞回头看了她一眼,点头,“临时召集的。”
她走近几步,“出什么事了?”
他顿了一下,把手机扣在桌上,“合作方撤资了,供应链断了一环,市场反应有点乱。”
她说完那句就停住了,看着他。他知道她在等更多,但他习惯性地闭上了嘴。
她没逼他,转身去厨房热牛奶。水壶烧开的声响填满了沉默。等她端着杯子回来,递到他手里时说:“你昨晚说我们是一起走的。那现在,我能知道发生了什么吗?”
顾砚辞握着杯子,热意透过瓷壁传到掌心。他盯着她看了几秒,终于开口:“不只是撤资的问题。他们走得突然,没留缓冲期,媒体已经嗅到风声,股价早盘跌了四个点。董事会有人提议立刻裁员止损,也有人主张发声明强硬回应。但现在最麻烦的不是钱,是人心。”
她点点头,放下杯子,拉开椅子坐下,“你有数据吗?最近三个月的客户订单、库存周转、舆情传播路径?”
他挑眉,“你要看这些?”
“我只是想知道,问题到底在哪。”她说,“你先说,我听着。”
他调出平板递过去。她接过来,一条条划过,眼神越来越清。
“这不是资金危机。”她忽然说,“是信任滑坡。你们对外一直强调‘稳健’,可这次应对太迟缓,外界会觉得管理层失控。真正危险的不是撤资本身,而是大家开始怀疑你们能不能守住基本盘。”
顾砚辞没说话。
她抬头,“你有没有想过,别急着解释,先让人看见真实?”
“什么意思?”
“开一场透明会。不选酒店,不去会议室,带核心客户和记者去工厂。让他们亲眼看看生产线还在运转,库存充足,订单排到下季度。你说再多‘稳定’,不如让他们自己拍一段视频传出去。”
他盯着她,“你觉得这能行?”
“情绪需要出口。”她说,“恐慌的时候,人不信口号,只信眼睛看到的东西。”
他沉默片刻,点头,“我可以试试。”
她站起身,“我去整理些数据支撑这个方向。”
他拦住她,“你不用这么拼,我来处理就行。”
“这不是帮你。”她说,“是我们一起扛的事。你说过,白头走到老,那就从今天开始算。”
他没再拦她。
上午十点,她坐在书桌前,打开加密文档,调出过去半年利用凌晨那一小时整理的行业趋势模型。屏幕上滚动的数据流里,藏着她对消费端变化的预判、竞品动态的追踪、以及几次类似危机的复盘推演。
她一条条筛选,提炼成三页精简报告。写完后犹豫了一下,在末尾加了一句:不是要你听我的,是给你多一个视角。
然后通过助理账号匿名发给了顾砚辞的内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