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康熙表示很期待。
底下的四阿哥胤禛:怎么感觉有点凉飕飕的......
【一开始大臣请安写的字,笔画太细,康熙皇帝看的眼睛难受。】
【他还回复的很礼貌,
康熙:朕知道了,以后奏折字笔画粗些好。】
【礼貌提醒写粗点,结果第二次奏折上来还是这样,真是又细又小。】
【康熙仍是有耐心地在旁边批注。】
【康熙:以后折内,字画粗些好。】
【结果这大臣也是个倔脾气,第三次一点没改。】
【康熙也不耐烦了,大笔一挥。】
【康熙:知道了,奏折字画太细了。】
【好家伙,一看旁边,比我用钢笔写出来的字还细。】
【康熙脾气还是太好了,幻视老师批学生试卷的既视感,还屡教不改。】
大秦,始皇帝不由地疑惑。
不是说清朝是封建王朝的顶端,君主集权制也到达了巅峰,
“这臣子怎么这么不听皇帝说的话?”
始皇帝是真的不理解,
至少他本人,到目前为止,完全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
底下的臣子们:......不儿,谁敢惹您啊?始皇大大!
惹您生气,咱得九族不要了?
羁绊也不要了?
【每个清代皇帝们的共同口头禅,全都是“知道了”。】
【真的好像打工人上班,每天汇报一大堆,然后老板回了个ok。】
【康熙还会在回复后,在上面给官员画上朵小红花。】
【这是和皇帝续火花呢。】
【我就说我怎么这么爱续火花,原来我是网络皇帝。】
【一个管天下的皇帝都能回对方消息,但是ta却说忙着忘了回你。】
【别说了,我有个朋友都要破防了。】
【他忙就忙在,要回你消息。】
【康熙:知道了,洋人。】
【皇帝的日常工作,就是回信息?】
【那我是雍正,我就刻个“朕很好”的章子,来一封盖一个就完了。】
【那外面的心腹,就该来京救驾了。】
清朝的皇帝们微微皱着的眉头,总算是放松了一些,
“总算遇上有懂点的人了。”
他们也算看出来了,评论或许“大神”很多,最多的还是乐子人。
他们真不了解嘛,未见得,只不过更喜欢开玩笑。
“还刻印章呢,到时候天下大都要乱了。”
康熙最无语,他好好当着皇帝,
结果后世的人,说他的工作和客服一样。
“什么客服,能有皇帝的权力?”
“他能吃香的,喝辣的嘛?”
康熙也算是看出来这些年轻人的脾性了,
你说你富有天下,年轻人要不就没概念,要不就不感冒,
还有的还要嫌累。
单一说吃香喝辣,那群小馋猪们,吭哧吭哧就来了。
【皇帝必须要回复,原因很简单,皇帝万一不回复了,
官员就会立刻警惕起来,怕皇帝出事。】
【请安折子是不能断的,断了要出大事的。】
【我忘了在哪里看过,里面讲过请安折子双方都有不同的含义,
臣下请安表示恭顺,断了皇帝会觉得你最近忙着谋反,
而皇帝的回复也不能断,断了地方官员会以为皇帝驾崩了,
别有用心的人会起兵趁乱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