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针】
【指南针,古代叫司南,它是通过利用磁石与地球磁场相互作用的原理,
来确定方向的一种工具,由司南、罗盘和磁针构成。】
【指南针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的磁针,磁针在天然地磁场的作用下,
可以自由转动并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南极指向地理南极(磁场北极),
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等方面。】
【指南针最早出现在中国的南北朝时期,当时的指南针是由磁石悬浮在水面上,以指示北方。
而后明代的航海家郑和在其七下西洋的航海中使用了磁针,大大提高了航海的准确性。
指南针的发明不仅在航海上有着重要作用,也在地理探索、军事战略等方面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传播到欧洲,为新航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
极大地促进了世界航海事业和世界贸易的发展。】
听到熟悉的名字,正低头批阅政务的朱棣举目。
看着天幕上熟悉的船只制式,还有甲板上的身影。
一艘又一艘的宝船,扬起风帆,征战大海。
“不知三宝的情况怎么样了。”
朱棣有些感慨,距离三宝出发已经半年多了。
杳无音讯。
哪怕已经知道了结果,也不由为他们艰险的旅途担心。
汪洋之上,被念叨着的郑和抬头,双目闪过坚定的神色。
“定要为陛下带回良种和作物。”
他不会让陛下失望的。
【春秋战国的时候,有人发现了一种神奇的矿石,一碰到铁就会吸住。
传说秦王为了防备刺客,用这种神奇的石头做成了一道门……
这种磁石还有一个有趣的特点:它们有的时候互相排斥,有的时候又互相吸引。】
【到了西汉,有一个名叫栾大的方士,利用磁石的这个特性做了两个棋子一样的东西,
献给汉武帝,并当场演示。
汉武帝惊奇不已,龙心大悦,竟封栾大为将军。
后来,人们发现磁石分两极,其中一极指向北方。
根据这个原理,人们用天然磁石制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司南。】
大汉武帝时期,
刚从草原征战归来的霍去病,他神情兴奋地拉着舅舅卫青的衣袖。
“原来指南针的原理是这样。
舅舅,我们要是有了这个,
到时候去草原追击匈奴肯定会轻松很多!”
闻言,沉稳沉稳的点了点头。
看着面前日趋成长的外甥,眼中满是骄傲与自豪。
“不错,只是不知这磁石应去哪里寻找。”
在难以识得方向的茫茫草原,有了这指南针能清晰的辨别方向,
这在作战方面堪称得上是如虎添翼了。
同样身为狂热征战爱好者的汉武帝,刘彻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
眼睛写满了两个字,“想要”!
“朕一定要制出指南针!”
【到了北宋初年,人们又根据人工磁化的原理,制造出了“指南鱼”。
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里第一次记载了水浮磁针——
用天然磁石摩擦钢针,使钢针磁化。
这种经过人工磁化的钢针,可以说是正式的指南针了,它首先被用于航海。】
【到了十二世纪,指南针传入了阿拉伯和欧洲。
哥仑布航行抵达美洲大陆和麦哲仑环球航行,
都离不开海上救星——指南针的帮助。】
大清,刚刚发布“海禁”政令不久的乾隆有些心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