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毕,林默正欲告退,却被一名小太监拦住,说是太后有请。
慈宁宫内,香气馥郁。太后面容略显憔悴,但眼神依旧锐利。她赐座后,并未寒暄,直接开口道:“林国公,近日哀家听闻,你在宫外,依旧颇为忙碌?”
林默心中一动,知道这是谢琰通过太后来敲打自己了。他恭敬答道:“回太后,臣蒙陛下太后恩典,得以卸去部务休养,平日不过是读读书,打理些家中俗务,偶尔去格物院看看那些学子,谈不上忙碌。”
太后看了他一眼,不置可否,转而道:“哀家听闻,那格物院如今规模不小,耗费甚巨,所研之物,又多是些奇巧险僻之辈。如今北虏已退,朝廷用度紧张,是否……该有所节制?况且,总与那些匠户厮混,于国公清誉,亦有碍吧?”
这话已是相当不客气,直指格物院耗费国帑、研究危险、有失身份。
林默神色不变,从容应对:“太后明鉴。格物院虽有些耗费,然其所出之新式农具、改良织机,乃至军械之利,于国于民,皆有实益。此次能击退慕容克,格物院亦有其功。至于清誉……”他微微一笑,“臣本起于微末,蒙先帝与太后不弃,方有今日。于臣而言,能造利国利民之器,远比空谈清誉来得实在。况且,太子殿下近日于格物之学,亦颇感兴趣,曾言‘奇巧之中,亦有大道’。”
他巧妙地将格物院的功劳和太子的兴趣抬了出来,让太后一时难以反驳。
太后沉默片刻,挥了挥手:“罢了,你既心中有数,哀家也不多言。只是望你记住,身为国公,当以朝廷大局为重,莫要再行险蹈奇,引人非议。”
“臣,谨记太后教诲。”林默躬身退下。
从慈宁宫出来,林默知道,谢琰的耐心正在消磨殆尽。太后的“提醒”,只是一个开始。他必须加快步伐了。
回到国公府,他立刻召见了侯三和几名格物院的核心成员。
“海外船队的进度要加快,必要时,可以动用‘暗影卫’的力量,清除一些障碍。”
“新式火药的研制,提升为最高优先级,我需要看到成果。”
“另外,”林默眼中闪过一丝决绝,“是时候,给我们的首辅大人,找点‘正经事’忙一忙了。”
数日后,一份来自江北的密报,被直接送到了谢琰的案头。密报称,退守阴山的慕容克,其病情似乎有所好转,正在暗中联络旧部,并且与西边那个新兴的“黑狼”部落首领兀术有所接触!
几乎同时,朝中几位御史联名上书,弹劾首辅谢琰“任用私人”、“把持朝政”、“于江北防务懈怠”,致使北虏有死灰复燃之象!
一石激起千层浪!谢琰顿时陷入了巨大的被动之中。他不得不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应对弹劾、稳定朝局、以及重新关注北方防务上来,暂时无暇再对林默步步紧逼。
潜龙在渊,非是蛰伏,而是在积蓄风云。林默站在国公府的高楼上,望着这座繁华而压抑的帝都,他知道,自己等待的时机,正在一步步临近。当风云汇聚之时,便是他这只潜龙,再度腾空,搅动天下之日!而这一次,他将不再仅仅满足于做一个权臣,他的目标,是那至高无上的权柄,是重塑这个世界的……无上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