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穿越当死侍 > 第31章 庙堂风云

第31章 庙堂风云(1 / 2)

历阳大捷的余波尚未平息,林默便接到了返京述职的诏令。这一次,他不再是那个悄然入京、籍籍无名的“谢琰幕僚”,而是以新晋中书舍人、江北军械改良功臣的身份,风风光光地回到了建康城。

码头之上,早有谢琰派来的车驾等候,甚至还有一些闻风而动的中下层官员前来迎迓,试图在这位新贵面前混个脸熟。林默从容应对,不卑不亢,既不过分热络,也无丝毫倨傲,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

回到静思堂,这里已然焕然一新,仆役增多,规制提升,隐隐有了几分朝廷重臣府邸的气象。然而,林默的心境却与离开时大不相同。他屏退左右,独自坐在书房内,手指拂过熟悉的桌面,脑海中闪过的却是江北战场上的烽火、历阳城头的血战、侯三等人归来时的惨状,以及那些永远留在北地的年轻生命。

权力与地位的提升,并未带来多少喜悦,反而让他肩头的责任感和警惕心愈发沉重。

次日,他依例先至中书省报到。中书省乃机要之地,掌诏令起草,参决政务,能在此任职者,无不是皇帝亲信或世家翘楚。林默以弱冠之龄、寒门之身(外界看来)跻身于此,自然引来了无数或明或暗的打量。有好奇,有审视,更有毫不掩饰的嫉妒与敌意。

他见到了中书令、侍郎等同僚,众人表面客气,言语间却机锋暗藏。尤其是太子一系的官员,更是话里话外提及他“擅专军务”、“结交边将”,虽未明指,但敲打之意昭然若揭。林默皆以“奉旨办事”、“为国效力”等官话从容化解,态度谦和,却寸步不让。

报到之后,便是入宫面圣。

紫宸殿内,香烟袅袅,气氛肃穆。这是林默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觐见这位南朝的至尊。皇帝端坐于龙椅之上,年约四旬,面容清癯,眼神锐利,带着久居上位的威严。他仔细打量着跪在丹陛之下的年轻臣子,目光似乎要穿透他的肺腑。

“林默,”皇帝的声音平稳,听不出情绪,“历阳之事,你做得不错。韩擒虎和赵贲的奏报里,对你多有褒奖。尤其是你改进的军械,于守城助益良多。”

“微臣惶恐。”林默伏身道,“此皆赖陛下天威,将士用命,微臣不过尽本分而已。些许微末之技,能于国事有裨益,乃微臣之幸。”

“微末之技?”皇帝微微挑眉,“能助守孤城,挫慕容克锐气,若这还是微末之技,那我朝工部诸匠,岂非皆是碌碌无能之辈?”

这话便有些重了,隐含敲打,也带着探究。

林默心念电转,知道皇帝这是在试探他的态度,以及这些“奇技”的来源。他依旧低着头,语气愈发恭谨:“陛下明鉴。工部诸公,学识渊博,根基深厚,微臣万万不及。臣之所学,多来自杂书野录,加之于江北实地观察揣摩,偶有所得,实属侥幸,岂敢与诸公比肩?日后若能在将作院中,将些许心得系统整理,供工部参考斧正,便是微臣最大的造化了。”

他这番话,既放低了姿态,将功劳归于“侥幸”和“实地观察”,巧妙地掩盖了知识来源;又表明了愿意将技术贡献出来,不搞技术垄断的态度,以消弭可能的猜忌。

皇帝闻言,沉默了片刻,方才缓缓道:“不矜不伐,倒是难得。起来说话吧。”

“谢陛下。”林默起身,垂手恭立。

“江北将作院,你打算如何经营?”皇帝换了个话题,直接问到了实质。

林默早有准备,从容应答:“回陛下,臣以为,当以京口为总院,广陵、历阳为分院,统一物料标准、工艺流程。首要在于稳定产出新式军械,装备江北诸军;其次,则需设立研造司,专司改良旧械,研发新器,如强弓、硬弩、守城器械等;再者,需培养工匠,将技艺传承下去,方可源源不断。所需钱粮物料,臣会拟定章程,报由中书及户部、工部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