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行动!徐锐,你亲自带最可靠的人,秘密包围‘野栗沟’,逮捕‘灰雀’!要活的!李参谋,监控那个频率,尝试破译或干扰!”宋希濂下令,背后惊出一身冷汗。
南京,日军司令部。浅野旅团长接到“落鹰坡”伏击失败、“斩毒”残部遁入深山报告,暴跳如雷。更让他恐慌的是,特高课报告,“影狐”失联,“灰雀”可能暴露!而运送“特种弹”(毒气)的专列,已按计划从上海开出,预计次日凌晨抵达金华,经“鬼跳涧”运往前线!
“八嘎!一群废物!”浅野对着电话咆哮,“命令金华守备队,全力清剿山区残敌!确保‘特种弹’运输绝对安全!命令航空兵,对‘鬼跳涧’周边可疑区域进行无差别轰炸!绝不能出任何差错!否则,你我都要上军事法庭!”
无形的压力,同样笼罩着天目山和深山中逃亡的“斩毒”、“破障”两队。
深山密林中,高天亮(大)将两支队伍合并整顿,清点人数:原有四十八人的“斩毒”队,阵亡七人,重伤三人,轻伤五人;“破障”队无伤亡。弹药消耗过半,补给困难。
在一处隐蔽的山洞内,召开了临时战地会议。气氛沉重。
“队长,鬼子肯定加强了戒备,再去‘鬼跳涧’,就是送死啊!”一名受伤的队员喘着气说。
“可毒气弹明天就到!不炸了它,根据地就完了!”另一名队员激动道。
高天亮(大)看着地图,目光锐利:“强攻肯定不行。但鬼子以为我们伤亡惨重,肯定想不到我们还敢打列车的主意!或许……有机会!”
他仔细分析:“‘鬼跳涧’大桥守备森严,但列车通过前,必然要在前方五公里的‘三岔口’调度站减速、检查。那里地形复杂,守备相对薄弱。如果我们能提前潜入‘三岔口’,在铁轨上做手脚……”
这个计划极其大胆,风险极高,但确是唯一可能的机会。最终,队员们一致同意,拼死一搏!
宋希濂在指挥部,通过短暂恢复的电台收到了高天亮的冒险计划,心中巨震。他深知这是九死一生,但也是唯一希望。他沟通系统,将几乎所有积分,兑换了最后一次,也可能是最关键的一次援助:
【兑换:“高强度磁性定时炸弹(列车专用)”x10组,“超远距离遥控起爆器(抗干扰)”x2套,“高强度攀岩套装”x5套,“单兵生命维持药剂(强效兴奋\/止血)”x20支,“战场紧急通讯中继设备(一次性)”x1套。】
【叮!兑换成功!物资已合理化投送至“斩毒”队最后已知位置附近一秘密洞穴(解释为“戚七”渠道冒死空投)。】
收到物资送达信号的高天亮,热泪盈眶,他知道,这是师部倾尽所有的支持!
夜幕降临。高天亮率领合并后的突击队,凭借夜视仪和顽强的意志,绕过日军搜山部队,向“三岔口”调度站潜行。每一步都小心翼翼,如同在刀尖上跳舞。次日凌晨,列车即将到达,这是他们最后的机会。
与此同时,徐锐带领的精干小队,也秘密包围了“野栗沟”,一场抓捕“灰雀”的行动,在寂静的山林中悄然展开。
十二月三十日的黎明前,天地间一片死寂。宋希濂站在“鹰巢”洞口,望向东南方向。那里,他的勇士们正在赴死;那里,装载着魔鬼的列车正在逼近;那里,根据地的命运即将被决定。
机要参谋悄无声息地来到他身后,递上一份刚译出的电文,声音干涩:“师座,‘戚七’急电。”
宋希濂接过电文,只看了一眼,瞳孔骤然收缩。电文很短:
“货已至老渡口对岸,然敌戒备森严,无法送达。另,据可靠情报,日军‘特种弹’专列提前抵达,预计今日午时通过‘鬼跳涧’。此乃最后时机。珍重。”
午时!比原计划提前了整整半天!
宋希濂猛地攥紧了电文,指节发白。高天亮他们,来得及吗?
远山如黛,晨星渐隐。一场关乎无数人生死的惊天爆炸,即将在正午的阳光下拉开序幕。而天目山的未来,也将在那一声巨响中,被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