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凝重(1 / 2)

民国二十六年十二月十四日,清晨。天目山师部内气氛凝重而亢奋,如同绷紧的弓弦。昨日“深喉”钱益民的落网和刺杀阴谋的粉碎,虽是一场大胜,却也带来了巨大的震撼与反思。宋希濂手中那份关于华中战局恐有巨变的武汉密电,更让所有人意识到,天目山的斗争已与全国战局紧紧相连,必须采取更大胆的行动。

师部岩洞内,将星云集。宋希濂、政委周明远、参谋长李慕华、一团团长张云鹤、二团团长赵锡田、三团团长马富贵(经历内奸事件,神色格外肃穆)、侦察突击连连长高天亮、游击队长沈青山、敌工科长徐锐围坐。汽灯将众人严峻的面孔映在粗糙的岩壁上。

“同志们,”宋希濂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内鬼已除,隐患暂平。但武汉密电所言,诸位皆知。日军大军云集,华中战局一触即发。我天目山,虽是敌后孤军,但绝非孤岛!我们在这里多牵制一个鬼子联队,正面战场的压力就减轻一分!守,是守不住的。唯有以攻代守,主动出击,打乱日军部署,方能争取主动,呼应全局!”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重重敲在连接浙皖交通的咽喉要道——“赤洋关”日军据点。“我们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这里,赤洋关!拔掉它,犹如斩断日军regional补给线上的一根硬刺,既能缴获物资,又能震动四方,让鬼子知道,天目山不是他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后花园!”

张云鹤第一个拍案叫好:“早该如此!师座,把主攻任务交给我一团!保证一天之内,拿下赤洋关!”

赵锡田相对谨慎:“老张,赤洋关地势险要,日军有一个加强中队驻守,工事坚固,强攻代价太大。我建议,还是以我之长,克敌之短,夜间奇袭为上。”

高天亮请战:“师座,赤洋关的情况我熟悉,关后有条采药人走的险道,可以直插其核心阵地。我的‘猎影’队愿为前锋,打开缺口!”

马富贵也抬起头,语气带着将功补过的决绝:“师座,我三团新经整顿,正需一战雪耻!请给我团攻坚任务,绝不辜负信任!”

沈青山补充道:“俺们游击队可以提前摸清关外鬼子的巡逻规律,并在主要增援路线上设伏,打他援军一个措手不及!”

李慕华综合情报分析:“据查,赤洋关守军近期有骄横之气,戒备似有松懈。但其炮楼和机枪阵地构成交叉火力,是块硬骨头。关键在于速战速决,必须在周边据点日军反应过来前结束战斗。”

周明远强调政治影响:“此战是我部肃清内奸后的首战,务必打出威风,鼓舞军民士气!同时要做好宣传,将此战与支援武汉会战联系起来!”

徐锐则关注情报保障:“我立即加派人手,严密监控赤洋关及周边敌军通讯,确保情报及时准确。”

会议进行了近两个小时,众人充分讨论,最终由宋希濂拍板定案:“好!此战,代号‘惊雷’!宗旨:隐蔽接敌,中心开花,速战速决!”

他具体部署:“一团(张云鹤部)为主攻,集中全师大部分重机枪和迫击炮,从正面施加压力,吸引敌火力;‘猎影’队(高天亮部)为奇兵,趁夜从后山险道潜入,直扑敌指挥所和炮兵阵地,制造混乱;二团(赵锡田部)为预备队,随时准备投入战斗扩大战果,并负责阻击可能来援之敌;三团(马富贵部)负责侧翼掩护和战场警戒;沈青山游击队,广泛袭扰周边交通线,迟滞敌军增援。后勤、医疗全力保障!总攻时间,定于明晚子时!”

“是!”众将轰然领命,斗志昂扬。

命令下达,整个根据地如同精密的战争机器高速运转起来。张云鹤团开始针对性进行攻坚演练,士兵们检查武器,备足弹药;高天亮带领“猎影”队员,在相似地形进行夜间渗透和突袭模拟;赵锡田团规划阻击阵地;马富贵团则加紧磨合,提振士气。后勤部门将有限的炮弹、药品优先配发给主攻部队。一种大战将至的紧张与期待弥漫在空气中。

宋希濂沟通系统,利用近期肃奸和决策获得的积分,进行了关键兑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