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血火天目(1 / 2)

民国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天目山在黎明前最深的黑暗中颤抖。昨日未时开始的日军炮火准备,持续了整整一个下午兼大半夜,将望天台主阵地及周边山头反复犁了数遍。此刻,炮火暂歇,但空气中弥漫的硝烟与死亡气息,比深夜的寒意更加刺骨。所有人都知道,这死寂,是步兵冲锋前最后的宁静。

望天台主阵地,焦土一片,工事多处坍塌。士兵们从坍塌的防炮洞里钻出来,抖落满身的泥土,很多人耳朵还在嗡嗡作响,嘴角渗血。团长张云鹤沿着战壕快步行走,声音嘶哑地吼着:“检查武器!清点人数!伤员后送!鬼子马上就要上来了!”

一营营长王铁柱满脸烟尘跑过来:“团座!三连的防炮洞被直接命中,伤亡……伤亡很大!机枪掩体也被掀了两个!”

张云鹤心头一紧,咬牙道:“把还能动的人都补上去!告诉弟兄们,没有退路!身后就是伤员和指挥部!就是死,也要死在阵地上!”

他走到一处相对完好的机枪工事,对重机枪手说:“柱子,子弹够吗?”

机枪手柱子咧嘴,露出白牙:“团座放心!够小鬼子喝一壶的!就是……就是不知道这破机枪还能打多久!”

张云鹤拍了拍他的肩膀,转身对着战壕里所有能听到他声音的士兵喊道:“弟兄们!南京的冤魂在天上看着我们!宋师长在指挥部看着我们!今天,咱们就让这帮关东军的杂种知道,中国,有不怕死的爷们儿!阵地,就是我们的坟场!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人在阵地在!”

“人在阵地在!”低沉的怒吼在战壕中回荡,悲壮而决绝。

与此同时,师指挥部所在的加固岩洞内,气氛同样凝重。炮击震落的尘土不时从洞顶簌簌而下。宋希濂、周明远、李慕华等人紧盯着地图和电台。

“各阵地汇报损失情况。”宋希濂声音平静,但紧握的拳头暴露了他内心的紧张。

周明远汇总着刚收到的报告:“主阵地伤亡约一成,工事损毁三成。炮兵连隐蔽得当,无损。高天亮队已抵达预定区域,潜伏待机。后勤转移完成八成。”

李慕华补充:“监听显示,日军电台活动频繁,正在调整进攻队形。估计拂晓时分,步兵冲锋即将开始。”

宋希濂点了点头,目光投向洞外依旧漆黑的山野:“告诉张云鹤,按第一方案执行。前沿阵地,守紧两个小时,大量杀伤敌有生力量后,依计划逐步后撤至二线阵地,诱敌深入!命令炮兵连,听我号令,准备对敌冲锋队形进行拦阻射击!”

“是!”

天色微明,东方露出鱼肚白。日军阵地上,响起了凄厉的哨声和军官的嚎叫。密密麻麻的土黄色身影,如同潮水般,从山下向望天台主阵地涌来!日军“木槿”部队的步兵,在轻重机枪和掷弹筒的掩护下,发起了第一波猛攻!

“进入阵地!准备战斗!”中国守军的阵地上,口令声此起彼伏。

当日军进入有效射程,“打!”张云鹤一声令下!

“哒哒哒哒——!”

“砰!砰!砰!”

阵地上所有能开火的武器同时咆哮起来!G34通用机枪、捷克式轻机枪、中正式步枪、手榴弹……编织成一道死亡火网,迎面撞上日军的冲锋浪潮!

冲在最前面的日军如同割麦子般倒下,但后面的日军踏着同伴的尸体,嚎叫着继续冲锋!日军的机枪火力也极其凶猛,压得守军抬不起头。掷弹筒发射的榴弹不断在战壕前后爆炸,造成持续伤亡。

战斗从一开始就进入白热化。每一寸土地都在反复争夺。王铁柱亲自操起一挺轻机枪,对着蜂拥而上的日军扫射,直到枪管打红!士兵们打光了子弹就拼刺刀,刺刀断了就用工兵铲、用石头砸!惨烈的白刃战在阵地的各个角落爆发。

张云鹤在指挥所里通过望远镜观察着战况,心在滴血,但表情冷酷。他在计算着时间,计算着敌军的伤亡。“告诉一营,再顶半小时!然后按计划向‘鹰嘴岩’二线阵地交替掩护撤退!工兵排,引爆一号区域预设地雷!”

“轰!轰!轰!”一连串的爆炸在日军冲锋队形中响起,瞬间又造成大片伤亡,日军的攻势为之一滞。守军趁机有序后撤。

就在主阵地激战正酣之时,潜伏在“野狼峪”附近的“利刃”队长高天亮,正通过望远镜,死死盯着山谷对面日军的炮兵阵地。那里,十几门山炮和野炮正在持续轰鸣,为步兵提供火力支援。

“队长,鬼子炮兵警戒很严,有一个中队的步兵保护。”副队长杨树根低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