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铁锤将至(2 / 2)

【任务奖励:积分2,000,000点,“高级山地作战专精”技能书x1。特殊奖励:若达成“辉煌胜利”(歼敌超50%,自损低于20%),获得“战略级物资空投”机会一次(大型,可指定急需物资)。】

系统的任务将这场即将到来的战斗提到了决定生死存亡的高度。

会议结束,整个根据地如同上紧发条的战争机器,高速运转起来。

“利刃”特遣队开始紧急编组和装备配发。高天亮和沈青山仔细挑选队员,要求枪法好、身手敏捷、熟悉山林、心理素质过硬。宋希濂沟通系统,几乎将剩余积分消耗殆尽,进行了一次终极抽奖和针对性兑换。

【叮!终极抽奖完成!获得:“专用狙击步枪(配消音器)”x10支,“高性能炸药”x500公斤,“单兵野战口粮(高能量)”x2000份,“全地形迷彩服”x300套。】

【针对性兑换:“高级医疗包”x100个,“电台备用电池及配件”一套。】

这些装备被迅速、“合理化”地配发给“利刃”队,极大提升了其远程杀伤、爆破能力和持续作战能力。

“磐石”特遣队在张云鹤和石永固指挥下,冒雨加固工事。铁丝网、鹿砦、防炮洞、机枪巢被不断强化。更多的地雷、绊雷、钉坑被巧妙地布设在阵地前和通路旁。

“雷霆”预备队和后勤人员则加紧搬运物资,规划转移路线,并将部分非必要物资向更隐蔽的备用基地转移。

雨幕中,人影绰绰,口令声、锹镐声、车辆马达声(所剩无几)交织在一起,弥漫着大战将至的肃杀之气。

与此同时,外界的消息依旧断断续续传来。南京方面的电文愈发稀少和混乱,城破在即的悲音隐约可闻。这份巨大的悲怆,更坚定了天目山守军死战到底的决心。

而在日本东京和上海军部,则对“木槿”部队的投入抱有极大期待。

“只要‘木槿’能迅速铲除天目山的宋希濂部,帝国后方将彻底安定,可全力经营新占领区。”一份内部评估如此写道。巨大的压力,也传递到了即将投入战斗的“木槿”部队指挥官身上。

傍晚,雨势稍歇。望天台营地入口处,“利刃”特遣队整装待发。两百名精锐士兵,穿着新配发的迷彩服,装备精良,眼神锐利,如同即将出鞘的利剑。

宋希濂亲自为他们送行。他走到高天亮、沈青山、杨树根面前,重重拍了拍他们的肩膀:“天亮,青山,树根,天目山的门户,就交给你们了!记住你们的任务:不是歼灭,是撕咬!是放血!要让鬼子每前进一步,都付出血的代价!”

“师座放心!‘利刃’出鞘,不见血不归!”高天亮肃然敬礼。

沈青山咧嘴一笑:“宋师长,你就瞧好吧!论在山里捉迷藏、下黑手,俺们可是祖宗!”

杨树根低声道:“保证把鬼子拖瘦、拖垮、拖疯!”

宋希濂又走到队伍前,目光扫过一张张年轻而坚毅的脸:“弟兄们!你们是全军最锋利的刀尖!此去凶险万分,但我相信你们!为了身后的战友,为了这脚下的土地,为了死难的同胞,打出咱们中国军人的威风!”

“誓死杀敌!保卫天目!”低沉的吼声在山谷间回荡。

没有更多的言语,特遣队成员转身,悄无声息地没入苍茫的雨夜和群山之中。他们的身影,充满了“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壮烈。

夜幕彻底笼罩天目山。望天台上,灯火管制下的营地一片漆黑,只有游动哨兵警惕的身影。宋希濂站在师部门口,望着“利刃”队消失的方向,久久不语。雨,又开始下了。

李慕华悄然来到他身边,低声道:“师座,电台监听到不明信号,强度在增加,方位……东北方向。‘木槿’的先头部队,可能已经不远了。”

宋希濂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点了点头:“告诉张云鹤,前沿警戒哨再向外延伸五里。告诉全师将士,准备战斗!”

群山沉默,雨声潇潇。一场精锐对精锐、意志对意志的山地血战,即将在这片被雨水浸透的山林中爆发。天目山的命运,乃至这支孤军未来的道路,都将在这场即将到来的铁血碰撞中,见出分晓。

十一月十八日,在强敌压境的警报、激烈的战略辩论、周密的作战部署和悲壮的先锋出征中度过。天目山根据地,迎来了自建立以来最严峻的生存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