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敌舰窥江蓄杀机(1 / 2)

民国二十六年,七月二十日,上海大场乡野。

清晨的露水还沾在草叶上,陈阿福就握着一颗木柄手榴弹,站在投掷训练场的白线后。王大壮蹲在他身边,用树枝在地上画着抛物线:“阿福,你上次投得太近,手腕没发力——扔的时候要像甩鞭子一样,先往后引,再猛地向前送,记住要用上腰劲!”

陈阿福点点头,深吸一口气,双手握住手榴弹,往后一引,腰腹发力,手腕猛地向前甩——木柄手榴弹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落在五十米外的靶区,正好砸中模拟的日军碉堡模型。

“好!就是这个力道!”王大壮拍着大腿叫好,“再练十次,保证你实战的时候能扔到鬼子的战壕里!”

不远处的田埂上,老鞋匠提着一个竹篮走过来,里面装着刚蒸好的馒头,还冒着热气:“小伙子们,歇会儿吧,吃个馒头再练!我老婆子说,早上吃点热乎的,有力气打鬼子!”

陈阿福跑过去,接过一个馒头,咬了一口,热乎的面香混着淡淡的麦香在嘴里散开:“大爷,您这馒头真好吃!比炊事班的还香!”

“好吃就多吃点!”老鞋匠笑着,又给其他士兵递馒头,“家里还有面,明天我再给你们送过来。你们好好练,等打跑了鬼子,我请你们吃上海的小笼包!”

士兵们都笑了,训练的疲惫仿佛被这一口热馒头驱散了不少。陈阿福看着老鞋匠的背影,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训练,多杀鬼子,绝不能让百姓们失望。

此时的真如高地,一场更大规模的联合实弹演练正在进行。36师的重炮营、教导总队的榴弹炮连、87师的迫击炮营和88师的重机枪连,按照预定计划展开协同攻击——重炮先覆盖模拟的日军阵地,迫击炮跟进打击残敌,最后由步兵冲锋,肃清“战壕”里的“敌人”。

“各单位注意!重炮营准备第一轮齐射!目标,前方两千米模拟阵地!”宋希濂站在指挥塔上,对着便携式无线电喊。

陈铭在重炮阵地上接到指令,立刻对着对讲机回应:“重炮营收到!穿甲弹装填完毕!预备——放!”

十二门德制150榴弹炮同时开火,炮声震得地面都在颤。炮弹呼啸着飞向目标区,落在模拟的碉堡和战壕上,扬起的尘土像一道灰色的墙。紧接着,教导总队的三门105榴弹炮也开始射击,炮弹精准地落在“残敌”聚集的区域,补全了火力空白。

“迫击炮营开火!”王敬久的声音从无线电里传来。

87师的迫击炮营立刻响应,几十发迫击炮弹落在“战壕”两侧,形成一道火力屏障,防止“敌人”逃跑。最后,华侨突击连和88师的步兵连发起冲锋,士兵们端着步枪,踩着炮弹炸开的弹坑,快速冲进“战壕”,模拟肃清残敌。

“报告师座!模拟阵地已肃清!无‘伤亡’!”陈铭的声音传来,带着兴奋。

宋希濂放下望远镜,脸上露出笑容。不过他很快发现了问题——刚才演练时,87师的迫击炮营和36师的重炮营出现了两秒的火力空档,虽然没影响结果,但实战中这两秒足以让日军反扑。

“各单位注意!刚才的演练很好,但有个问题——重炮和迫击炮的火力衔接有两秒空档,下次要提前一秒切换,通讯兵要实时报时,不能再出现这种情况!”宋希濂对着无线电说。

“收到!”各单位齐声回应。

【叮!宿主组织多部队联合实弹演练,优化火力协同战术,触发奖励:积分,苏制便携式军用电台30台(已合理化伪装为“苏联军事援助通讯装备”),“多兵种火力协同手册”15本。】

淡蓝色的光幕在眼前闪过,宋希濂心里一喜——便携式电台正好解决刚才发现的通讯问题,之前的无线电偶尔会受干扰,有了新电台,各部队的实时通讯会更顺畅。

“周明远,”宋希濂对身边的副官说,“把新到的便携式电台分给各部队,每个营配两台,让通讯兵现在就熟悉操作,下午再补练一次火力衔接,务必消除空档!”

“是!”周明远立刻去安排。

与此同时,虹桥机场的日军阵地里,二等兵佐藤正背着步枪巡逻。他看着不远处中国军队的战壕,心里满是不安——这几天,他总能看到中国军队的重炮在演练,炮弹的落点一次比一次精准,还有百姓们源源不断地给中国军队送物资,而他们的补给却越来越少,连米饭都快不够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