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军政博弈(2 / 2)

“我知道了。”宋希濂的语气沉了下来,“你让各部队加强戒备,尤其是靠近华北的部队,多派侦察兵,有情况及时汇报。另外,让36师的教导营加快训练,月底前要形成战斗力。”

挂了电话,宋希濂坐进车里,对司机说:“去上海汇丰银行,我要跟陈嘉庚先生的代表见面,确认华侨捐款的使用细节。”

汽车驶离军政部,朝着上海方向驶去。路上,宋希濂看着窗外的田野,心里盘算着接下来的步骤:

确认华侨捐款的使用,确保粮食和被服的采购;

跟进苏联援助物资的运输,下个月按时接收;

督促各部队加快扩编,尤其是预备团的训练;

还有,上海的防御工事得抓紧修,不能让日军察觉。

与此同时,镇江码头。

周明远站在码头的栈桥上,看着远处驶来的德国货轮“汉堡号”,心里既兴奋又紧张。货轮的甲板上,12门德制150榴弹炮被帆布盖着,十几个穿着德国军装的士兵(系统生成的部队)站在甲板上,眼神锐利,动作整齐。

“周副官,货轮到了!”旁边的卫兵喊道。

周明远深吸一口气,拿出公文包里的“德国克虏伯公司援助函”和士兵身份档案,走上前迎接货轮上的德国代表(系统伪装的商人):“您好,我是国民革命军第36师副官周明远,奉命前来接收贵公司援助的榴弹炮团。”

德国代表(系统生成的AI)拿出一份文件,递给周明远:“周副官,这是榴弹炮的验收清单和部队的交接文件,请您签字。”

周明远接过文件,仔细看了看,确认无误后签上了自己的名字。随后,他指挥士兵们开始卸载榴弹炮——每门榴弹炮都由4匹马拉的大车运输,士兵们穿着统一的军装,背着步枪,动作麻利,引来不少码头工人的围观。

“这些是什么炮啊?看着真威风!”一个码头工人忍不住问道。

“这是德国援助的榴弹炮,用来打小鬼子的!”一个士兵笑着回答,语气里满是自豪。

周明远听到这话,连忙走过去,对士兵说:“别多嘴,赶紧干活!”

士兵吐了吐舌头,加快了手里的动作。周明远看着忙碌的士兵们,心里松了口气——这次接收很顺利,没有引起怀疑,接下来只要把榴弹炮运回36师的驻地,编入重炮营,就算完成任务了。

【叮!宿主成功接收德制150榴弹炮团,完成“装备落地”阶段性目标,奖励积分,“榴弹炮操作手册”一份,重炮营后勤补给车10辆。】

淡蓝色的光幕在周明远面前闪过(只有宋希濂能看见,这里是系统同步提示),宋希濂坐在前往上海的汽车里,收到提示后,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

就在这时,华北丰台。

日军华北驻屯军司令官田代皖一郎站在演习场的高台上,看着台下正在进行演习的日军士兵,脸色阴沉。他身边的参谋长桥本群拿着一份情报,低声说道:“司令官阁下,根据侦察,宋希濂的36师昨天接收了一批德制榴弹炮,看样子是要加强防御。另外,87师、88师和教导总队也在加紧扩编,预计6月前就能完成。”

田代皖一郎皱了皱眉:“宋希濂这个人,比我想象的还要难缠。咱们的演习一定要让他们看到,让他们知道,就算扩编了,也不是咱们的对手。另外,让板垣征四郎加快‘华北自治’的步伐,要是宋哲元再不配合,就用武力解决。”

“是!”桥本群立正敬礼,转身去传达命令。

田代皖一郎看着演习场上的日军士兵,眼神里充满了狂热:“中国,这块肥肉,咱们一定要吃到嘴里。宋希濂,你以为扩编部队就能挡住我们吗?太天真了!”

与此同时,上海汇丰银行。

宋希濂坐在会议室里,对面坐着陈嘉庚先生的代表——华侨商人胡文虎。胡文虎穿着西装,戴着眼镜,手里拿着一份捐款使用计划,笑着说:“宋师长,陈先生已经跟我们交代了,300万大洋的捐款,您可以自由支配,只要是用来抗日,我们都支持。”

“多谢胡先生,多谢陈先生。”宋希濂站起身,跟胡文虎握了握手,“我计划用150万大洋采购武器,100万大洋采购粮食和被服,50万大洋用来修筑防御工事——上海是抗日的前沿阵地,咱们得提前做好准备。”

胡文虎点点头:“宋师长考虑得很周全。要是后续还需要捐款,您尽管跟我们说,南洋的华侨都会支持您的。另外,我们还组织了一批华侨子弟,想加入36师,为抗日出一份力,您看可以吗?”

宋希濂眼前一亮:“当然可以!欢迎华侨子弟加入36师,我会把他们编入教导营,好好训练,让他们成为抗日的骨干力量。”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确定了捐款的转账细节和华侨子弟的入伍安排后,胡文虎起身告辞。宋希濂送他到门口,看着他的车离开后,心里充满了感激——有了华侨的支持,扩编和抗日的底气更足了。

【叮!宿主成功争取华侨支持,获得捐款和兵员补充,支线任务“保障四支部队扩编后勤供应”进度更新至60%。】

【叮!触发新的支线任务:组织华侨子弟训练,要求1937年5月前形成战斗力。任务奖励:积分,“华侨子弟专属训练大纲”一份,轻武器500支。】

宋希濂收起系统提示,拿出手机,拨通了邱维达的电话:“墨三,华侨子弟要加入36师,你负责安排他们的住宿和训练——记住,要好好待他们,让他们感受到部队的温暖。另外,上海的防御工事要抓紧修,用华侨捐款的50万大洋,别省着,一定要修得坚固。”

“是,师长!我这就去办!”邱维达的声音传来,带着几分兴奋。

挂了电话,宋希濂站在汇丰银行的门口,看着上海的街景——街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一派繁华景象。他知道,这份繁华很快就会被战火打破,但他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守护好这座城市,守护好这片土地。

“小鬼子,你们等着。”宋希濂低声说道,眼神里充满了坚定,“这一次,我不会让你们轻易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