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耀纪元13年,就在整个人类文明为心塔的“噬能”与“孕育”能力而沸腾,将杨强的威望推向又一个顶峰时,理性殿堂总部最深处的“绝对逻辑静室”内,却是另一番景象。
这里没有喧嚣,只有机器低沉的运行嗡鸣,以及无数全息投影屏幕上流淌的、令人眼花缭乱的数据流。
阿尔法·肯特站立在静室中央,他的机械身躯与周围的环境几乎融为一体。他那双冰冷的电子眼,正以超越人类理解的速度,扫视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参数。
屏幕上,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多维动态模型。模型的中心,是一个简化版的“守护心塔”虚影,周围则环绕着代表不同能量源、规则碎片、乃至文明情绪(如狂热、期待、恐惧)的无数光点。这些光点正被心塔虚影不断吞噬,而心塔本身的光芒、结构复杂度,则在随之增长。
这是肯特基于现有所有观测数据,对心塔“吞噬-成长”模式构建的预测模型。
他已经运行了这个模型上万次,输入了各种变量。
大多数情况下,模型显示心塔的成长会带来文明实力的指数级提升,资源、功法、秘境的丰富度极大增加,这符合所有人的乐观预期。
但,总有大约百分之三点七四一的概率,当模型运行到某个临界点,或是输入某些特定的“高异质性能量”(比如这次吞噬的“吞界者”残骸达到某个阈值以上)时,模型的走向会变得……诡异。
心塔的成长曲线会陡然变得陡峭,甚至呈现出一种非理性的“贪婪”。它会开始反向影响文明,不是通过提供资源,而是通过某种难以量化的“吸引力”,让文明的发展方向不自觉地向“获取更多资源喂养心塔”倾斜。更可怕的是,模型显示,心塔的规则会开始出现微小的、但持续性的“偏离”,这种偏离并非错误,而更像是……进化出了自身独特的、可能与杨强最初定义有所出入的“偏好”。
最终,在那些异常推演的结果中,文明与心塔的关系,从“利用”变成了“依附”,乃至……“共生”的某种危险平衡,主动权在悄无声息中易主。
“警告:模型第次推演,变量‘异种规则污染度’超过阈值‘Kappa-7’。推演结果:体系稳定性崩溃,趋向于‘不可控混沌’。相关数据已记录归档。”AI助手冰冷的提示音响起。
肯特沉默地看着那条最终指向一片混乱数据风暴的曲线。
风险未知。
他关掉了模型,走到了静室边缘的巨大舷窗前,眺望着远方那颗在黑暗中散发着温润光芒的“永恒之心”要塞,以及更深处,那座正在“消化”和“孕育”的守护心塔。
他的理性神火平静地燃烧着,计算着各种可能性。
杨强知道这种风险吗?
以“永耀之主”那深不可测的、定义规则的能力,他不可能不知道。那么,他是自信能够完全掌控这个过程,还是……有意为之?
喂养文明,与喂养心塔,对杨强而言,或许本就是一体两面。甚至,后者比前者更重要?
肯特无法得出结论。他与杨强之间的差距,不仅仅是力量层级,更是生命形态和思维维度上的鸿沟。用理性的逻辑去揣测一位近乎“概念化身”的存在,本身就可能是一个悖论。
但理性告诉他,必须有所准备。
他转身,接通了一个绝密通讯频道,频道另一端,是苏婉宁。
“杜邦女士。”肯特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静无波,“关于‘吞界者’残骸的生物信息素分析,我方实验室有了一些新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