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刘俊进位南阳太守(2 / 2)

欲入军籍者,须过两关!

首关,王猛丈六钢矛横架辕门,暴喝如雷:

三十丈外射垛,十矢中六者留!

数千人引弓如满月,箭雨破空声不绝。

次关,甘宁大刀劈地成沟:

负两石粮袋绕场五匝,步履稳健者入营!

烈日当空,数千壮汉肩扛重负奔走如飞,黄土道上汗渍蜿蜒如溪。

刘俊捻起一粒从粮袋漏出的粟米,叹道:

张咨虽奸,选兵倒有慧眼。

甘宁指腹抚过大刀血槽,沉声道:

主公有所不知,当年末将与张浩治军甚严。每名士卒都是十里挑一的精锐...

刘俊望向场中挥汗如雨的士卒,轻声道:

张浩...确是可惜了。

一粒粟米从指缝滑落,随风飘向远方。

未时整,关羽青龙刀倏然倒插入地:

全体列队!

九尺深坑尘烟冲天。

五千余卒竟无一人踉跄,齐喝声震散流云:

申时三刻,五千六百精卒甲胄铿锵,列阵如林。

刘俊解剑击案,声震四野:

尔等皆百战余生的虎贲,今日重归军籍!

剑锋划过落日,映亮五千多张坚毅面孔:

月俸五百钱,钱粮各半。战殒者抚恤高于常例,伤重者赐田养终身!

谢太守恩典!

五千六百人齐声暴喝,声浪掀飞辕门旌旗。

鲁阳青壮铁拳捶胸,南阳降卒虎目含泪。

剩余三百多俘虏跪倒辕门。

刘俊掷令:修缮鲁阳毕,人领三百钱、两石粟,归田为民!

泣声立时漫野:谢太守活命之恩!

四月初八上午,安顿毕南阳军政。

刘俊命关羽等率军返宛城操练,自引三十骑亲随急驰鲁阳县西部的刘老庄。

一路扬鞭,午后便已见老家青瓦。

骏马嘶鸣未歇,刘俊已跃身而下。

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院门——

“俊儿!”

刘老太爷惊落手中簸箕,麸糠撒了一地。

“儿呀,想起为娘了!”

母亲韩氏踉跄扑出,布裙拂乱门槛。

她颤抖的手捧住儿子脸颊,泪珠砸在染尘铁甲上:

“瘦了!南阳的兵祸可伤着吾儿?娘求遍了漫天神佛啊...”

“孩儿平安,累二老挂心。”

刘俊心头发酸,深躬请罪。

目光扫过院内,络腮浓髯、筋肉虬结的堂哥刘威抱臂立于檐下。

铁钳般的手微抬又垂,最终化作沉沉一句:

“小俊平安回来就好。”

“嘿!府君大人!”

身量健硕的堂弟刘风一拳擂在刘俊肩上,笑声洪亮,

“收拾张咨那狗贼的兵,长脸!”

他挤眉弄眼,依旧是当年拉刘俊偷酒喝的豪迈模样。

刘俊在院子里跟刘威和刘风寒暄了几句,

堂屋落座,韩氏絮叨不止:

乡亲们都赞俊儿除袁家是青天!

可那日南阳兵围城的噩耗传来,娘连夜上霍阳山,给大贤良师的高徒奉了双倍香火...

“大贤良师?!”四字如冰锥刺耳!

刘俊持杯的手骤然收紧——

如今距离黄巾起义还有大半年时间,太平道竟已蔓入帝乡?

茶汤晃出盏沿,他面上笑容瞬间凝固。

“俊儿?”韩氏停箸惊疑。

刘老太爷放下烟杆,刘威粗眉拧起,刘风笑意也僵在脸上,纷纷看了过来。

刘俊喉结滚动,强咽下惊涛,挤出一丝笑容:

“无妨...赶路乏了。娘求仙师保平安,自然是好的。”

他垂目假作饮茶,指尖无意识刮过粗瓷裂口,心念电转:

霍阳山、太平道...须即刻密遣暗哨!

韩氏不疑有他,抚胸长舒:

谢天谢地!那仙师符水果真灵验,教张咨贼子自取灭亡...

忽被刘老太爷烟杆叩地声打断。

青玉烟嘴磕在砖缝间,迸出几点火星:

妇人见识!俊儿提刀搏命时,黄符能挡箭矢否?

老太爷转向刘俊,龟裂手掌按在儿子肩上铁兽吞口。

南阳几十万户今托于儿手。

五指猛然收紧,记着!务必做个好官,别给咱刘老庄丢人!

陈年松烟味随话烫进刘俊衣领。

孩儿谨记!

刘俊话音未落,院门倏被推开道缝——

七八张黝黑脸孔挤在门板间,草鞋在石阶上搓出细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