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路见不平抓起来吧(1 / 2)

刘俊端起陶碗抿了口粗茶,沉声说道:

鲁阳西山多匪,专劫出嫁的新妇。

他故意让茶渣沾在唇边:

上月还有个十三岁的丫头,被找到时挂在歪脖子树上。

关羽的指节突然发白,刀柄重重磕在条凳上。

茶棚掌柜吓得缩进灶后。

某平生最恨...关羽的嗓音像砂纸磨过青石。

明白。

刘俊忽地从怀中掏出一个粗布包裹,布角还沾着些许面粉,

今晨在东市顺手捎带的。

展开是五块黍米糕,还冒着热气。

听说那丫头临死前,手里还攥着半块这样的糕。

三个月。

关羽突然竖起三根手指,某试任三月。若道不同...

他拍了拍青龙刀。

刘俊笑着端起茶碗:一言为定,以茶代酒?

关羽一饮而尽,随后从怀中掏出个油纸包,九枚铜钱排得整整齐齐:

面钱某自己付。

刘俊会意,微笑道:明日辰时,县衙点卯。

关羽忽然觉得,这或许是他逃亡以来,做的最不后悔的一个决定。

…………

三月廿四日,日头毒得能煎蛋,鲁阳县东市青石缝里冒着白烟。

刘俊勒住缰绳时不住的往下淌。

关羽忽然抽了抽鼻子:有血腥气。

话音未落,街角传来陶罐碎裂声。

穿松绿锦袍的肥胖公子哥踩着老农脊背,腰间玉佩刻着模糊的字。

四个敞怀家奴正把成筐青梅往牛车上搬,卖果子的老汉趴在地上咳血:

袁公子行行好,这是小老儿孙女的药钱……

聒噪!

公子哥地甩开折扇,扇骨上金漆斑驳的世禄承恩直晃人眼。

鲁阳县谁不知道,某收平安钱是天经地义?

他抬脚踹翻蒸笼,热腾腾的米糕粘了老汉一脸。

刘俊一把扯过缩在蒸笼后的老汉:

这泼皮什么来路?平安钱又是哪门子规矩?

这厮是县丞袁福的独苗袁庆!鲁阳城内所有商贩,每月都要交两百文平安钱!

老汉嘴唇直哆嗦,上月东街王铁匠交不起平安钱,被这厮打折了腿,扔进沤粪池......

话没说完,袁庆的扇骨地戳到老汉眼前,金漆剥落的扇面几乎贴上他眼皮:

老棺材瓤子,舌头痒了,爷给修修?

刘俊心里咯噔一声。

这年头摆摊做小买卖,刨去本钱一月挣不到五百文,袁家竟要刮走四成血汗钱!

他猛地摸向怀中县令文书,却被关羽按住。

红脸汉子丹凤眼扫过街角茶摊,突然闷声道:

关某讨碗水喝。

他径直走向蒸笼,蒲扇大的手掌不小心带翻三层竹屉。

滚烫的炊饼裹着热气冲天而起,噼里啪啦砸在袁庆头顶。

镶玉锦冠歪斜的袁庆跳着脚惨叫,蜜合色绸衫沾满芝麻酱。

剁了这红脸贼!

最壮实的家奴抡圆枣木扁担劈头砸下,却被关羽反手扣住腕子一拧。

二百斤的汉子像只脱毛鸡崽被拎得双脚离地,腕骨碎裂声混着哀嚎响彻街市。

某平生最恨两样——欺老,凌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