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工时与成本!(1 / 2)

该死的盖世太保,把消息封锁得太严实了,否则他本可以做更多准备。

而此时的李清河,正悠然地躺在酒店里。

对于第二天的测试,他信心十足。

亨舍尔的虎式坦克的确经典,但问题也不少。

他这次带来的新型虎王坦克,是在虎王的基础上全面升级而来。

从原本最受诟病的交错式负重轮,到动力系统、悬挂结构、防护装甲等各个方面,都做了优化改进。

以当今的标准来看,这辆改进后的虎王坦克已经是重型坦克中的佼佼者。

火力、机动性与防护能力兼备。

这些优势,光是从数据上就能体现出来。

只要元首不是视而不见,自然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还有一个常被忽视的关键点——工时与成本。

李清河引进的生产线来自现代时空中。

虽然没有使用数控设备,但整体水平仍领先当下一大截,加工精度和效率都远高于传统工艺。

一辆新型虎王坦克,制造所需工时仅略高于t34,约在一万小时左右。

成本方面也控制得很好,整车成本约合20万马克。

这便是现代技术带来的优势。

新的一天如期而至。

李清河和邓肯斯一早就来到了柏林郊外的坦克测试场地。

虽然不是什么正式庆典,但现场还是来了不少纳粹高层。

坦克一直是第三帝国陆军高度重视的装备之一。

虎式坦克项目早在多年前便引起军方高度关注。

而现在,又一款新型坦克突然出现,而且它的制造方正是安布雷拉公司。

不少人特地赶来,一睹这神秘竞争者的真容。

李清河已经和第三帝国的许多高层打过交道,彼此之间也算熟悉。

尽管这些大人物对他态度和善,至少表面如此。

对于这场坦克之争,不少军中要员都表现出了浓厚兴趣。

像古德里安、隆美尔这样的名将,听说这件事后,专程从前线赶了过来。

几人见到邓肯斯和李清河后,纷纷热情地打招呼。

隆美尔走到李清河面前,脸上露出笑容,说道:“李,又见面了,感谢你们公司在北非给予我们的支援。”

李清河握住他的手,笑着回应:“这是我们该做的,将军在北非打得非常出色,‘沙漠之狐’的称号当之无愧。”

隆美尔之所以对李清河如此热情,还要从那片油田说起。

大家都知道,盟军的海军一直实力强大,地中海的制海权也始终被他们牢牢掌控。

意大利的海军,和他们的陆军一样,战斗力堪忧。

面对英国的地中海舰队,他们依旧选择避战不出。

然而英国海军却不打算放过他们。

在1940年11月,英国海军航空兵对意大利主要海军基地塔兰托发动空袭,重创了意军舰队,从此地中海的制海权便牢牢掌控在盟军手中。

尽管第三帝国派遣大量潜艇、鱼雷艇进入地中海,但能起到的作用却十分有限。

这导致了一个严重的问题——身处北非的陆军难以获得来自欧洲本土的支援,尤其是油料严重短缺。

况且北非并不是第三帝国的主要战场,获得的资源和关注极为有限。

但在这样的困境中,隆美尔仍率领十余万陆军打出了亮眼战绩。

北非的归属直接影响到油田的控制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