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冰封之烬 > 第81章 网络共生

第81章 网络共生(1 / 2)

星火网络,这个名字在新生纪元里,早已超越了其最初“传递信息与能量”的简单定义。它不再是悬浮于文明之上的工具,而是如同空气和水流,彻底融入了新生文明的血脉与呼吸,成为了一种无处不在的共生性基础设施。它连接着每一个人,每一个社区,乃至与苏醒的盖亚意识本身,编织成一张前所未有的、活着的文明神经网络。

在“新芽谷”的“曙光学堂”里,历史教师林轩并没有站在讲台前照本宣科。他引导着学生们将手掌轻轻放在课桌表面嵌入的、温润如玉的共鸣水晶板上。

“闭上眼睛,放松心神,感受网络的牵引……”林轩的声音温和。

下一刻,学生们的精神仿佛被轻柔地牵引,通过星火网络,接入了一个由盖亚意识提供的、关于“旧世生态多样性”的沉浸式记忆回响。

他们“站”在了大崩溃前生机勃勃的热带雨林中。湿润的空气包裹着皮肤,耳边是各种奇异鸟类的鸣叫与昆虫的窸窣,眼前是遮天蔽日的蕨类植物和缠绕的藤蔓,甚至能“闻”到泥土与腐殖质混合的独特气息。一只色彩斑斓的鹦鹉好奇地落在“眼前”的树枝上,歪着头打量着这些不速之客。

这不是虚拟现实,而是盖亚意识中封存的、关于星球鼎盛时期的真实感官记忆碎片。学生们在这种超越任何文字和影像的体验中,直观地理解了生态平衡的精妙与脆弱,理解了守护脚下这片新绿的意义。

这仅仅是星火网络在教育领域应用的一个缩影。知识库通过星火网络向所有节点开放,任何一个聚居地的孩子,都能接触到与圣所核心区同等质量的教育资源。学习不再是单向灌输,网络会根据每个学习者的精神波动、理解速度和兴趣倾向,智能地调整信息流的速度和呈现方式,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一位在机械制造上有天赋的少年,可能会在网络的引导下,更多接触到“微光”前哨的精密工程学资料;而一位对生命能量敏感的孩子,则可能被引导向与盖亚意识进行初级沟通的练习。

更重要的是,网络促进了跨越地理界限的协作学习。来自不同聚居地的学生可以随时在网络的“思维空间”中组成项目小组,共同研究一个课题,比如设计一种更适合新土壤的作物轮作模式,或者分析某片刚净化海域的生态数据。他们的思维火花在网络中碰撞、融合,催生着超越地域局限的集体智慧。

星火网络同样深刻地重塑了新生文明的治理模式。在“新芽谷”的社区中心,没有官僚主义的文山会海,重要的公共决策都在星火网络构建的公共决策平台上进行。

此刻,平台正在就“是否扩大北部混合林区,牺牲部分短期农业用地”的议案进行全民讨论和表决。议案的详细内容、生态评估数据、长远收益与短期损失分析,都清晰地呈现在每个居民的意识中,或者显示在家的终端屏幕上。居民们可以随时提出问题,由负责该领域的专家或委员会成员在线解答。

一位老农通过网络发出了他的担忧:“北区的土地是我们好不容易开垦出来的,现在又要种树,粮食会不会不够?”

几乎同时,生态部门的负责人的解释便通过网络传递过来,附带着详实的模拟数据:“李老,根据盖亚母亲提供的能量流动模型,扩大混合林将显着改善区域小气候,增强土壤保水能力,从长远看,能提升周边所有农区的整体产量。而且,新引入的树种本身就能产出可食用的果实……”

讨论是公开、透明且理性的。最终,居民们通过身份认证,在平台上进行投票。投票结果实时呈现,并自动生成执行指令,分发到相应的建设部门。

这种模式极大地提升了效率,减少了内耗,更重要的是,它赋予了每个公民真正的参与感和责任感。人们感觉到自己不再是政策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家园建设的共同决策者。星火网络确保了信息的无损耗流动和过程的绝对公正,而盖亚意识则如同一位拥有全局视野的智慧长者,她的意志虽然不直接干涉具体决策,但其提供的关于星球能量平衡、生态链稳定性的宏观数据,成为了所有决策最根本的依据和校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