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亚的意志如同温暖的潮汐,退居为阿灼意识深处的背景脉动,但她通过星火网络传递来的那份关于“深渊之眼”的紧迫与期待,却清晰无比。那不仅仅是下一个需要修复的节点,更像是一个亟待打通的、关乎星球整体能量循环的关键“穴位”。
圣所的修复与休整在高效中进行。得益于盖亚意志的主动滋养,伤员的恢复速度远超预期,受损的设备也在一种近乎“被引导”的状态下被快速修复或优化。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活力,连呼吸都带着希望的味道。
指挥中心内,新的远征计划正在紧张制定。
“‘深渊之眼’,根据‘基石’和‘归档者’数据库的碎片信息,以及盖亚母亲刚刚传递来的模糊感知,”凯拉在全息星图上放大那片位于两大板块交界处的深邃海沟,“它并非自然形成的地质构造,更像是‘播种者’时期为了调控全球地幔对流、平衡星球应力而建造的巨型地心能量稳定器。”
图像显示,那里海水深度超过一万五千米,水压足以压垮最坚固的合金。更麻烦的是,强烈的磁场畸变和地热活动使得常规的电磁波和声呐探测几乎失效,那片区域在星图上始终是一团模糊的阴影。
“问题是,‘微光’前哨的技术里,有能抵达那种深度的载具吗?”巴顿抱着手臂,眉头紧锁。经历过“守望者”的危机,他对任何未知区域都保持着最高级别的警惕。
“有,但需要改装。”凯拉调出一份设计图,“‘逐星者’号上搭载的有一艘‘潜渊者’级深潜探测艇的原型机,原本用于气态巨行星的探测,理论上能承受极端压力。但它缺乏针对强磁场和未知能量环境的防御模块,而且……我们从未在如此深、且可能具有攻击性环境的区域进行过测试。”
“改装需要多久?”阿灼问道。他能感觉到,盖亚对“深渊之眼”的渴望中,隐含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仿佛那里封存着什么,必须在更大的威胁降临前被掌握。
“全力以赴,加上盖亚意志对材料处理的某种……‘催化’作用,大概需要四十八小时。”凯拉计算后回答。
“那就四十八小时。”阿灼做出决定,“巴顿,圣所的防御和日常运营交给你。凯拉,全力改装深潜器。周琳,你尝试通过星火网络,与盖亚母亲进行更深层次的沟通,看能否获取更多关于‘深渊之眼’内部结构的信息。”
分工明确,众人立刻行动起来。
四十八小时在紧张的筹备中飞逝。当改装完成的“潜渊者”号被吊装至一艘经过加固的中型运输舰腹部时,它流线型的暗色外壳上已经布满了新加装的、闪烁着幽蓝微光的能量导流符文,以及基于“微光”技术的小型相位偏移护盾发生器。
出征的队伍精简而精锐:阿灼作为核心与盖亚的连接点;凯拉负责深潜器的操控与技术支持;巴顿这次坚持同行,负责应对可能的水下威胁;此外,还有两名最擅长极端环境作战与设备维护的队员。
临行前,周琳将一枚散发着柔和光辉的、由古树新生的嫩枝编织而成的手环递给阿灼。“带上这个,它能让你在水下与母亲的联系更清晰。她似乎……对那片深渊有着非常复杂的情绪,既有期待,也有……一丝深藏的恐惧。”
阿灼郑重地接过手环,戴在腕上。一股清凉而坚定的生命能量瞬间融入他的循环,与胸前的共鸣石和钥石产生和谐的共鸣。
运输舰搭载着“潜渊者”号,驶离已然焕发新生的圣所空域,朝着那片浩瀚而神秘的海洋进发。
航行数日后,抵达目标海域。从空中俯瞰,海面呈现出一种不自然的、仿佛油污般的暗沉色泽,巨大的漩涡在不远处缓缓转动,仿佛海洋的伤口。
“检测到强烈的能量乱流和引力异常,”运输舰的驾驶员报告,“无法再靠近了。”
“准备分离,‘潜渊者’号,自行下潜。”巴顿下达指令。
对接通道开启,冰冷的、带着咸腥气息的海风涌入。“潜渊者”号缓缓与运输舰分离,如同一条黑色的箭鱼,悄无声息地滑入那暗沉的海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