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肖霄早早起床,想要帮母亲做早饭,却发现母亲已经出门了。肖父坐在桌旁看报纸,但眼神飘忽,显然心不在焉。
“妈呢?”肖霄问。
肖父放下报纸:“去合作社排队了,听说今天来毛线。”
肖霄心里一紧。他知道买毛线不仅要钱,还要毛线票,这一定是母亲从牙缝里省出来的。
早饭后,肖霄决定去图书馆一趟。他需要静一静,也需要找些关于东北的书籍,了解一下那个即将成为他第二故乡的地方。
区图书馆比往常更加冷清。书架上的书少得可怜,大多是政治读物和革命文学。肖霄在索引卡前翻找许久,才找到一本薄薄的《东北地理概况》。
他找了个角落坐下,翻开书页。书中描写了东北的黑土地、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但也提到了严寒的气候和恶劣的生活条件。“一年无霜期仅120天左右”,“冬季气温可达零下40度”,“注意防冻伤”...
越看心情越沉重。合上书,肖霄长长叹了口气。他拿出素描本,想要画点什么,却无从下笔。
“肖霄?”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
肖霄抬头,看见苏晨站在面前,眼睛红肿,像是哭过。
“苏晨?你怎么来了?你妈不是说...”肖霄惊讶地站起来。
苏晨摇摇头:“我骗妈妈说去同学家复习功课。我知道你会来这里。”
两人相视无言,千言万语堵在胸口。
“名单...我看到了。”最终,苏晨轻声说,声音颤抖。
肖霄点点头:“下个月15号走。”
苏晨的眼泪夺眶而出:“那么远...那么冷...”
“别哭,”肖霄手足无措地递过手帕,“兵团里条件应该不错,听说吃得饱,还有工资拿。”
苏晨擦擦眼泪,从书包里拿出一个小布包:“这个给你。我连夜织的。”
肖霄打开一看,是一条厚厚的毛线围巾,针脚细密,看得出来织得很用心。
“谢谢你,”他感动地说,“可是你哪来的毛线?”
苏晨低下头:“把我的一条旧毛衣拆了...妈妈不知道。”
肖霄心里一暖,同时又感到愧疚。他知道苏晨家境并不宽裕,每件衣服都很珍贵。
“你不该这样的...”他喃喃道。
苏晨抬起头,眼中含泪:“你要好好的...不管到哪里,都要好好的。记得我们的约定。”
肖霄郑重地点头:“我记得。不管时代怎么变,我们都要在一起。”
图书馆里静悄悄的,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户洒进来,在两人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们相对无言,却仿佛说了千言万语。
“我得走了,”最终,苏晨轻声说,“妈妈会怀疑的。”
肖霄点点头:“小心点。”
看着苏晨离去的背影,肖霄握紧了手中的围巾,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和力量。无论前路如何艰难,至少还有人牵挂着他,等待着他。
回家的路上,肖霄的脚步轻快了些。他决定不再沉溺于自怜和恐惧,而是要积极面对即将到来的挑战。
然而,刚走进弄堂,他就感到气氛不对。几个邻居聚在一起窃窃私语,看见他来了又迅速散开,眼神躲闪。
肖霄心中升起不祥的预感,加快脚步往家走。还没进门,就听见里面传来肖母带着哭腔的声音和另一个女人的声音。
推开门,他看见赵主任坐在家中,面色严肃。肖母在一旁抹眼泪,肖父则脸色铁青。
“怎么了?”肖霄紧张地问。
赵主任站起来,公事公办地说:“肖霄啊,有人反映你思想有问题,对上山下乡政策有抵触情绪。组织上要找你谈谈心。”
肖霄的心猛地一沉:“我没有...”
“有没有不是你自己说了算,”赵主任打断他,“明天上午去街道办公室一趟,把问题说清楚。”
送走赵主任,肖母终于忍不住哭出声来:“这是哪个天杀的告的密啊!我们霄霄怎么就这么命苦啊!”
肖父猛地一拍桌子:“哭什么哭!明天我陪你去!看他们能怎么样!”
肖霄站在门口,感觉刚刚建立起来的勇气又消散殆尽。他明白,在这个时代,任何一点“思想问题”都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
那一夜,肖家无人入睡。肖母连夜为儿子赶织毛衣,肖父则一支接一支地抽烟,肖霄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心中充满迷茫和恐惧。
第二天一早,肖父陪肖霄来到街道办公室。赵主任和几个街道干部已经等在那里,表情严肃。
“肖霄啊,听说你不想去黑龙江?”一个干部开门见山地问。
肖霄深吸一口气:“我没有不想去。毛主席的号召,我坚决响应。”
“那为什么有人反映你思想动摇呢?”另一个干部追问。
肖父插话:“同志,孩子还小,突然要去那么远的地方,有点担心是正常的。但这不影响他坚决响应毛主席号召的决心。”
赵主任点点头:“担心是可以理解的。但要端正思想,充分认识到上山下乡的伟大意义。”
谈话持续了一个多小时。肖霄按照父亲事先的嘱咐,背诵了一些革命口号和表态词,总算过关。
走出街道办公室,肖父长舒一口气,拍拍儿子的肩膀:“表现不错。记住,以后在外面说话要格外注意。”
肖霄点点头,心中却感到一阵悲哀。在这个时代,连真实的情感表达都成了奢侈品。
回家的路上,他们看见几个红卫兵正在批斗一个老人,罪名是“散布消极言论,破坏上山下乡运动”。老人低着头,浑身颤抖,围观的人群鸦雀无声。
肖父拉着儿子快步离开,低声说:“看见没有?这就是祸从口出。”
肖霄沉默不语。他想起自己曾经的那些疑虑和恐惧,不禁后怕。
午后,李卫东来找肖霄,兴奋地说:“听说兵团里能打枪!还有马骑!比窝在上海强多了!”
肖霄被他的热情感染,暂时忘记了早上的不愉快。两人开始讨论需要准备的行装,李卫东经验老道地列出清单:“一定要带雨衣,听说那边夏天蚊子多,下雨也多。还要带手电筒,电池多备些...”
看着李卫东乐观的样子,肖霄的心情也好转了些。也许真的没有那么糟,也许北大荒真的是一片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傍晚,肖霄再次溜到防空洞,发现苏晨已经等在那里。她眼睛红肿,显然又哭过。
“听说早上街道找你麻烦了?”她急切地问。
肖霄点点头:“没事了,已经说清楚了。”
苏晨松了口气,又从书包里拿出一个小布包:“这个也给你。我爸爸以前用过的,保暖效果很好。”
肖霄打开一看,是一双厚厚的羊毛袜,虽然旧了些,但质地很好。
“谢谢你,”他感动地说,“可是这太珍贵了...”
苏晨摇摇头:“爸爸的东西,妈妈本来都要处理掉。我偷偷藏起来的。”她顿了顿,声音低了下来,“你带着,就像...就像我陪在你身边一样。”
两人站在昏暗的防空洞里,相顾无言。远处传来弄堂里的喧闹声和居委会广播的声音,与这里的静谧形成鲜明对比。
“我会给你写信的,”肖霄突然说,“每周都写。”
苏晨用力点头:“我也会写。你一定要回信。”
“嗯,”肖霄郑重承诺,“不管多忙,我都会回信。”
夕阳西下,暮色渐浓。两人不得不分手,各自回家。
走在回家的路上,肖霄感到心中充满了一种奇异的力量。是的,前路艰难,时代动荡,但他有父母的关爱,有朋友的陪伴,还有苏晨的等待。这些足以支撑他面对任何挑战。
回到家中,肖母已经做好了晚饭。虽然简单,但都是肖霄爱吃的菜。饭桌上,一家人默契地没有提起早上的事,也没有提起即将到来的分别,只是闲聊着家常,仿佛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夜晚。
但肖霄知道,nothgwillbethesaaga。命运已经掀开了新的一页,无论他是否准备好,都必须勇敢地走下去。
夜深了,肖霄躺在床上,听着窗外传来的零星人语和远处轮船的汽笛声。他拿出苏晨送的围巾,轻轻抚摸柔软的毛线,仿佛能感受到她的温度和心意。
“不管时代怎么变,我们都要在一起。”他轻声重复着那个约定,心中渐渐平静下来。
明天,还有更多准备工作要做。但此刻,他只想沉浸在这份温暖中,暂时忘记现实的残酷和未来的不确定性。
窗外的月亮被云层遮挡,只有零星几颗星星在夜空中闪烁。肖霄闭上眼睛,在心中默默发誓: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会坚持下去,为了父母,为了苏晨,也为了那个不曾放弃的自己。
时代的洪流滚滚向前,个人的命运如同浮萍。但即使是最微小的浮萍,也有追逐阳光的权利和勇气。
这一夜,上海的无数个弄堂里,有多少家庭同样无眠,有多少年轻人同样在为自己的命运辗转反侧。这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也是一代人无法选择的命运。
但无论如何,生活还要继续。明天太阳照常升起,带来新的希望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