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两人的南盗侠侣生涯开始,两年时间江湖声望日盛。而声望达至顶峰的是,姑苏劫盐案。
姑苏城的梅雨季格外漫长。太湖泛滥,十八渡口尽成泽国,五万灾民蜷缩在泥泞的高地上,像一群被雨水泡发的蝼蚁。朝廷拨下的三千石赈灾盐,本该是救命之物,却迟迟不见踪影。市井间,盐价已涨至一斗米换一斤盐,百姓被迫淡食度日,脖颈间渐渐鼓起瘿瘤,幼童目光呆滞,四肢如枯枝——这是缺碘所致的\"呆小症\"。
\"盐运使赵汝成,勾结商贾私吞官盐。\"葛巧菱指尖摩挲着一枚漆印,那是她从盐商夜宴上偷来的,\"他们将官盐改包为私盐,三日后由突厥商队运往塞外。\"她扮作扬州歌女\"柳莺儿\",在觥筹交错间用\"听风瓶\"窃得密谈:盐仓有密道直通运河,漆印模板藏在赵府祠堂的弥勒佛底座下。
李三思将盐引账册摊开,墨迹淋漓地记录着贿赂突厥的明细。\"黄金八千两,盐三千石——好一个'盐铁互市'!\"他冷笑,\"今夜我去赵府取账册,你带灾民开盐仓。\"
葛巧菱摇头:\"赵府守卫森严,账册必是诱饵。\"她取出一张机关图,\"盐仓地基有九连环水闸,需用千机锁破解。我们双线行事——你烧宅引敌,我开仓运盐。\"
子时,姑苏城忽起异响。盐仓地基传来闷雷般的震动,守卫惊呼:\"地龙翻身了!\"——实则是葛巧菱在墙根埋下的\"地听瓮\"共振所致。趁乱中,一群披麻戴孝的\"运尸队\"推着板车靠近盐仓,车下暗藏机簧。葛巧菱以银簪为钥,插入仓门锁眼,九道铜环应声而解。
与此同时,赵府马厩草料无火自燃。李三思踏着浓烟跃入书房,账册赫然摆在案头,太过显眼。他剑眉一蹙,反手掀开地砖——果然藏着真账册,另有一封突厥可汗的亲笔信。窗外传来弩箭上弦声,他故意高喊:\"账册到手,撤!\"身影却折向祠堂,取走了漆印模板。
运河闸口处,水位诡异地涨落三次。葛巧菱以铜哨为号,三十艘渔船从支流驶出,每船载盐百石,船底皆涂了桐油防潮。灾民们沉默如鬼魅,将盐包推入水中——盐比水重,但葛巧菱早算准了水流速度,盐袋顺暗流漂至芦苇荡,自有接应。
黎明前,姑苏城外粥棚支起大锅。糙米混着官盐熬煮,米粒吸饱了盐分沉底,上层析出相对干净的淡水。\"盐析法\"是葛巧菱从苗疆学来的手段,一锅粥既能补盐又能止渴。孩童们捧着陶碗,喉结贪婪地滚动。
李三思将八千两黄金熔铸成劣币——含锡三成的\"恶钱\",投入市面。商贾们见钱眼开,疯狂囤积,三日后钱币氧化发黑,盐价体系轰然崩塌。茶楼里忽然传唱起童谣:\"青鸾衔盐过姑苏,飞龙踏破贪官府\"——青鸾指葛巧菱的轻功如鸟,飞龙喻李三思的剑势。
盐仓废墟上,一行血字触目惊心:取尔不义盐,济我苍生苦。
朝廷震怒,派钦差彻查。赵汝成在流放途中\"暴毙\",实则是吃过掺盐的毒馒头——他至死不知,那盐正是他亲手克扣的赈灾盐。
灾民们刻了桃木牌位,上书\"南盗侠侣长生禄位\",供奉在灶王爷像旁。说书人拍醒木,唾星横飞:\"那李三思踏月不留痕,巧菱娘子袖中藏星河!贪官见其影而肝胆裂,夜半听见铜哨声,吓得尿湿了裤裆哩!\"
阿默站在茶楼角落,听着满堂喝彩。他看见葛巧菱和李三思混在人群中,一个扮作卖花娘,一个装作算命先生,指尖在桌下悄悄交握。桌上剩着半碗盐粥,映着两人模糊的倒影。
葛巧菱曾对李三思叹道:\"盗得尽天下金银,盗不尽人心贪妄;济得了万民饥寒,济不了世道沧桑。\"
但此刻,粥棚升起的炊烟袅袅如线,牵着风筝般的朝阳爬上城头。那光景,竟像极了希望。
还有另一件金陵破妖局,水患之下,妖言如刀,以幻破妄,四步诛心。
金陵城的梅雨下了整整四十日,秦淮河水位暴涨,堤坝却在某个深夜轰然崩塌。洪水吞噬了七坊十三巷,灾民们蜷缩在屋顶,眼睁睁看着家当随浊流漂远。
知府王世荣站在高台上,身后跟着一名黑袍道士,手持桃木剑,口中念念有词:\"龙脉被狐妖所截,天降洪水,乃神罚也!\"
百姓惶惶,却不知真相藏在工坊废墟下——堤坝的断口处,残留着西域火药的刺鼻气味。王世荣为掩盖偷工减料,亲手炸毁了堤坝,再借\"狐妖作乱\"之名强征\"镇妖捐\",白银十万两尽入私囊。更可怖的是,他以\"平息妖怒\"为由,掳掠贫家女子百人,囚于暗窑,预备沉江祭神。
李三思蹲在断堤旁,指尖捻起一撮火药残渣,冷笑:\"工部记录的火药是黑硝,这却是西域紫焰砂——王大人连遮掩都懒得费心。\"
葛巧菱翻看着从道士身上摸来的\"人牲名册\",每一页都按着女子的指纹,墨迹犹新。\"百条人命,在他眼里不过是一笔账。\"她合上册子,眸中寒光乍现,\"既然他爱演神鬼戏,我们便陪他唱一场大的。\"
第一步:混入妖祭
七月半,金陵城办\"镇妖大典\"。葛巧菱扮作\"狐仙圣女\",雪肤朱唇,额间一点妖纹,腕上悬着幻音匣。她踏着祭坛的青铜阶,每走一步,匣中便泄出一声狐鸣,凄厉如泣。
王世荣眯眼打量她:\"圣女何来?\"
葛巧菱垂眸,袖中滑出一块\"狐仙玉符\"——实则是她昨夜从道士密室偷来的信物。\"妾身受仙姑托梦,特来助大人镇妖。\"她声音空灵,指尖却悄悄划过祭坛香炉,沾了未燃尽的紫焰砂灰烬。
台下,李三思混在人群中,将一个塞满磷粉的纸鸢放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