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纷至沓来的声誉与关注,斯语显得异常平静。
他谢绝了大部分采访和公开活动,将《三体》系列的后续连载工作按计划推进,同时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了言究堂集团的战略布局和对“非遗焕新计划”的持续关注中。
他知道,声望如潮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唯有根基深厚,方能行稳致远。
他指示顾磊,利用言究堂目前充沛的现金流和极高的声誉,开始低调地在全球范围内招募顶尖的科技人才,尤其是在理论物理、人工智能、航天材料等前沿领域。
一个名为“未来视野实验室”的机构在言究堂科技旗下悄然成立,其研究方向对外严格保密。
外界猜测,这或许是斯语受到《三体》启发,意图在现实科技领域有所作为的信号。
这一举动,更是为他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
人们开始意识到,斯语早已不满足于仅仅做一个文化的提供者,他似乎在谋划着更宏大、更触及未来的棋局。
而在文化创作层面,斯语也并未停歇。
在《三体》以冷峻的理性探索宇宙终极答案的同时,他授意言究堂音乐,联合帝都民族乐团,启动了一个名为“古律新声”的项目。
旨在用现代音乐语言和技术,重新编配、演绎那些濒临失传的古曲谱,让千年之前的韵律在当代焕发新生。
当《三体》中智子锁死地球科学的绝望感在读者间弥漫时,一段由古老编钟与现代交响乐团共同奏响的、恢弘而充满生命力的《九州同》在华音网发布,作曲署名——问徵。
这仿佛是一种无声的回应:在仰望星空、思考存亡的同时,脚下这片土地所承载的文明厚度与韧性,同样是抵御一切虚无与绝望的力量源泉。
理性与人文,未来与传统,宇宙的冷酷与文明的温度,在斯语手中并行不悖,交织成一幅更为复杂和立体的图景。
他像一位高超的棋手,同时在不同的棋盘上落子,文化、科技、音乐、社会影响力……
每一子都看似独立,却又隐隐呼应,共同指向一个尚未完全显露的宏大目标。
外界的喧嚣似乎与他隔着一层无形的屏障。
他依旧居住在云顶苑,依旧保持着规律的创作与阅读,偶尔与沈钧儒品茗论道,或与周明轩等人切磋飞行技巧。
只是,所有接触他的人都能感觉到,他那双平静的眼眸深处,似乎倒映着更遥远的星河与更漫长的时间之河。
《三体》的故事还在继续,叶文洁的抉择、罗辑的顿悟、章北海的远航……一个个震撼人心的情节即将接踵而至。
而斯语,这个一手缔造了“西游”与“三体”两个截然不同却又同样深刻世界的年轻人,他下一步又会将目光投向何方,无人能够预料。
人们只知道,当他再次落笔时,必将在蓝星的文化与思想史上,刻下另一道无法磨灭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