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华丽到令人窒息的数据报表,被摆在了各大电视台台长、频道总监和晚会总导演的案头。
一时间,行业内暗流涌动,羡慕、嫉妒、震惊、反思……种种复杂情绪弥漫开来。
星耀卫视,台长办公室。
台长王振华将收视率报告重重拍在桌上,对着面前垂手而立的总监和导演们,语气带着难以掩饰的酸意和急切:
“看看!都给我好好看看!28.5%!65%的份额!你们平时一个个不是挺能说的吗?什么创新、什么流量、什么大场面!
现在呢?人家国家台一台晚会,把我们所有卫视加起来都打得找不着北!”
他深吸一口气,指着墙上还在重播晚会精彩片段的屏幕:
“学!都给我好好学学!看看人家这舞台,这叫意境!看看人家这节目编排,这叫层次!看看人家这文化底蕴,这叫格调!
不是让你们照搬月亮、兔子!是学那个味儿!学那个把传统文化和现代审美结合起来的‘魂’!”
总监们面面相觑,有人小声嘀咕:“那不是有斯语吗……咱们请不动啊……”
王振华眼睛一瞪:“请不动斯语,还学不会思路吗?从今天起,都给我去研究!
研究斯语之前的作品,研究《青花瓷》,研究《春江花月夜》,研究他那个‘非遗焕新’计划!我就不信,摸不透一点门道!”
皇朝卫视,策划部紧急会议。
会议室内烟雾缭绕,气氛凝重。
总导演李凯揉着发胀的太阳穴,反复观看着晚会中《但愿人长久》那个环节的录像。
“都说说吧,感想。”他吐出一口烟圈,声音沙哑。
一位年轻策划率先开口:“导演,我觉得我们之前可能走入了误区。一味追求明星效应和炸裂舞台,忽略了内容本身的情感穿透力和文化认同感。
斯语……他太懂怎么戳中人心最柔软的地方了。”
另一位资深制片接口:“关键是整合能力。
斯语不仅仅是提供了几首歌、几首诗,他是把文学、音乐、舞蹈、视觉、甚至非遗技艺都打通了,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高浓度的文化表达体系。
这是我们缺乏的。”
李凯掐灭烟头,沉声道:“没错。我们不能只盯着收视率数字,要看到数字背后,观众对高质量文化内容的渴望。
通知下去,明年我们的重点项目,全部重新评估!编剧、音乐、舞美……各个环节,都要引入文化顾问,深度挖掘我们自己的文化宝库!
不能再搞那些不伦不类、徒有其表的‘古风’了!”
东海卫视、江南卫视、西山卫视等一线卫视,也纷纷召开了内部反思会。
国家台中秋晚会的成功,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他们自身在大型晚会策划上的浮躁与苍白。
以往那种靠堆砌明星、炒作话题、制造噱头来博取关注的做法,在斯语主导的这台“降维打击”式的晚会面前,显得如此不堪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