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前期准备(1 / 2)

“凌云这孩子,看得透,有格局!”一位戏曲评论家撰文写道,“他并非排斥流量,而是希望将流量引向更广阔的江河,而非止步于自家门前的一洼池塘。

这份对艺术传承的清醒认知和责任感,尤为可贵。”

这也让许多原本对“演员凌云”还持观望态度的传统戏迷,对他多了几分理解和认同。

他们开始期待,这个从梨园行走出去的年轻人,能否真的如他所愿,凭借一个流行的影视角色,反哺滋养他出发的那片传统土壤。

当然,网络上也不乏一些冷嘲热讽的声音:

“说得挺高尚,不就是想名利双收吗?”

“演戏就演戏,扯什么弘扬国粹,立人设罢了。”

“京剧衰落是时代趋势,靠一两个演员能改变什么?”

但对于这些声音,凌云选择了无视。他深知行动比言语更有力。

在进入《神雕侠侣》剧组进行封闭训练和拍摄后,人们发现,凌云在围博上分享的,除了必要的剧照和宣传,偶尔还会出现一些“不经意”的角落:

有时是一张后台练功的照片,背景里是其他老演员正在默戏的身影;

有时是一段关于京剧化妆、行头或者某个经典唱段的小知识科普;

甚至在一次采访中,当记者问及他如何理解杨过的“狂”时,他并没有直接回答。

而是引申到了京剧某个特定行当的表演程式,如何通过夸张的形体动作来表现人物内心的激荡,听得记者一愣一愣的,却让不少懂行的观众会心一笑。

他正在用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实践着他的想法。

不强行说教,而是将戏曲文化的点滴,如同撒种子一般,嵌入到他作为“演员凌云”的日常曝光中,等待着它们在某些观众心里发芽。

与此同时,随着凌云饰演杨过的定妆照和部分训练花絮的陆续放出,其俊美中带着落拓不羁的古装扮相和显然下过苦功的武打身段,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

他与小龙女候选人的搭配想象图,也开始在网络上流传,进一步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所有人都能感觉到,凌云正在用他的专业和专注,将外界的关注点,从最初的“戏曲演员跨界”的争议,逐渐拉回到了“演员凌云”本身的能力和对角色的塑造上。

而他内心深处那份关于戏曲传承的执念,也如同静水深流,在不经意间,浸润着一些有心人的心田。

或许,正如他所期望的那样,当《神雕侠侣》播出,无数观众为杨过的命运唏嘘感叹时,也会有人因为饰演者“凌云”这个名字,而对孕育了他的那片名为“京剧”的古老园林,投去一抹好奇与探究的目光。

而这,正是他愿意踏入这片纷扰的娱乐圈,去扮演一个虚构的武侠人物的、最真实也最沉重的初衷。

他的“剑”,不仅在戏中,更在戏外,指向的是那条漫长而艰难的传统文化传承与革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