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旋律优美深情,歌词意境深远,既表达了个体的思念,又升华到了普世的美好祝愿,几乎是为中秋量身定做。
“就它吧。”斯语心中有了决定。
他新建了一个音乐文档,开始将脑海中的旋律和歌词“复现”出来。
歌名:《但愿人长久》。
他计划将这首歌曲交给嗓音空灵清澈、善于表达细腻情感的秦雪来演唱。
同时,他也在考虑,是否可以在晚会上,加入一个由凌云用京剧戏腔演唱的《明月几时有》选段?
这种古今、雅俗的碰撞,或许能产生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就在他专注于创作时,一个来自海外的电话打断了了他的思绪。
是环球书城(GlobalRead)的负责人,语气兴奋地向他汇报: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英文版在全球市场持续热销,已经成功登顶多个国家的畅销书排行榜,并且引起了多家好莱坞制片公司的浓厚兴趣,询问影视改编权的可能性。
斯语平静地听着汇报,只是指示顾磊按照既定原则与对方洽谈,优先考虑能尊重原着、具备强大制作能力的合作方。
文化的种子,正在全球范围内悄然发芽。
傍晚时分,斯语难得地没有继续工作。
他走到客厅,拿起靠在墙角的二胡。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已经能较为流畅地拉奏一些完整的曲目。
他调试了一下琴弦,然后,一首哀婉缠绵、如泣如诉的旋律从琴弦上流淌而出——《二泉映月》。
他拉得并不像大师那般臻于化境,但其中蕴含的真挚情感和对这首经典之作的理解,却足以让闻者动容。
琴声在空旷的客厅里回荡,仿佛在诉说着另一个时空的故事与情怀。
拉完一曲,他放下二胡,又走到古筝前,信手拨弄了几下《渔舟唱晚》的旋律。
夕阳的余晖透过落地窗,为他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
这一刻,他不是那个搅动文坛的“诗仙”,不是那个引爆网络的“问徵”,也不是那个构建世界的“言吾”。
他只是一个沉浸在音乐世界里的普通学习者,享受着不同文明艺术带来的纯粹美感。
然而,这种宁静是短暂的。
他知道,随着《天龙八部》的连载、《卧虎藏龙》音乐会的筹备、中秋主题曲的创作以及一系列国际合作项目的推进,很快,新的风暴和挑战将会接踵而至。
“诗仙”之名,是光环,也是动力,推动着他在这条文化传播与融合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去往更广阔的天地,唤醒更多沉睡的瑰宝。
夜幕降临,帝都华灯初上。
斯语站在窗边,俯瞰着这座流光溢彩的现代都市,眼神平静而深邃。
他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是文明的回响。
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为了敲定《但愿人长久》的最终编曲细节以及《卧虎藏龙》音乐会的部分合作事宜,斯语决定亲自去一趟言究堂音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