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审核(1 / 2)

(感谢爱吃香甜馒头的胡文伟送的催更符)

斯语仔细聆听着各声部的平衡,偶尔会抬手叫停。

“唢呐,声音再亮一些,要有穿透力,但要控制音头,不要炸。”

“弦乐组,拨弦再整齐一点,颗粒感要强。”

“慢板部分,双簧管独奏,情绪再沉进去一些,像是回忆,带着温暖的感伤。其他声部铺垫要柔,营造氛围。”

他的指令简洁、精准,直指要害。

乐手们无一不服,认真调整。

有时某个乐句反复打磨多次,也无人抱怨,反而在终于达到斯语要求时,露出如释重负又充满成就感的笑容。

排练气氛空前热烈。

休息间隙,乐手们不是聚在一起讨论谱子,就是独自练习难点段落。

几位老乐师更是感慨万千。

“多少年了,没排过这么带劲的新作品了。”

周老抿着茶水,对身旁的李老师叹道,“斯语先生这曲子,既有咱们的老味道,又有新气象,听着就提气!”

李老师点头,“关键是,这曲子老百姓肯定爱听。春晚嘛,要的就是这个热闹吉祥的劲儿,但又不止是热闹,有内涵,有层次。斯语先生真是摸准了脉。”

高强度、高专注度的排练进行了数日。

每一天,乐曲的完成度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升。

从最初的生疏磕绊,到后来的流畅自如,再到对音乐细节、情感层次的精细雕琢。

整个乐团仿佛被拧成了一股绳,目标明确,斗志昂扬。

斯语虽然话不多,但他始终在场,用他那种近乎苛刻的准确性和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引导着乐团向着完美的方向前进。

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激励。

在一次连贯的完整演奏结束后,排练厅内陷入了短暂的寂静。

随即,不知是谁先带头,热烈的掌声爆发开来,所有乐手都情不自禁地为自己、为同伴、也为这首作品和站在前方的斯语鼓掌。

周老激动地走到斯语面前,眼眶甚至有些湿润,“斯语先生,成了!我觉得……真的成了!这首《春节序曲》,一定能响彻除夕夜,给全国人民一个惊喜!”

斯语看着眼前这些因连日劳累却眼神熠熠生辉的乐手们,平静的眼底也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

他点了点头,语气依旧平稳,却带着肯定的力量:

“大家辛苦了。效果很好,保持住这个状态。春晚舞台能不能上去,就看各位的了。”

他的话语,如同给所有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他们知道,这场硬仗,他们已经赢得了第一步。

数日的高强度排练后,《春节序曲》已然成型,其热烈欢腾、层次分明的音乐表现力,让参与排练的每一位乐手都信心倍增。

接下来,便是决定命运的一关——提交给春晚节目组进行最终审核。

审核安排在央视大楼一间专业的审听室内。

气氛凝重而严肃。

椭圆形的长桌一端,坐着以总导演为首的春晚核心决策层,包括几位副导演、音乐总监、艺术顾问等十余人。

他们脸上带着审慎与期待,也夹杂着一丝因时间紧迫而产生的焦虑。

临时增加节目,尤其是如此重要的创新类节目,压力非同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