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时而引经据典,展现深厚的文化底蕴;
时而用生活化的比喻,将对方的傲慢批得一文不值;
时而又用专业的音乐知识,反将一军。
各种梗图、表情包、短视频更是层出不穷,将莱斯特和他的拥护者嘲讽得体无完肤。
外国网友们何曾见过这种阵仗?
他们习惯了直来直去的骂战,无非是“F**kyou”、“Idiot”、“Loser”之类的词汇重复。
面对大秦网友这种融合了历史文化、生活智慧、专业知识和语言艺术的“降维打击”,他们彻底懵了。
很多嘲讽他们需要反复咀嚼、甚至求助翻译软件和懂东方文化的朋友才能明白其中深意。
而一旦明白过来,那种被文化优越感碾压的憋屈和愤怒便瞬间涌上心头,直接破防。
外网的评论区一度陷入混乱,有人气急败坏地开始无差别人身攻击。
有人试图模仿大秦网友的风格却画虎不成反类犬,显得不伦不类,更有不少人开始删除自己之前的过激言论,选择沉默。
这场轰轰烈烈的网络骂战,已经从最初的音乐形式之争,演变成了一场东西方文化话语权的激烈碰撞。
大秦网友们用一场酣畅淋漓的语言和文化盛宴,生生将对方拖入了自己的节奏,并按在地上摩擦。
斯语一条条地翻看着这些热搜词条下的精彩评论和战况汇总,脸上不由得露出了几分哭笑不得的神情。
他没想到,自己只是安静地学了个乐器的功夫,外面竟然已经闹出了如此大的风波。
他看着网友们那些机智又犀利的回击,心中亦觉得颇为解气。
莱斯特那种充满偏见的言论,确实需要被有力地回击。
然而,他也清楚,骂战终究只能宣泄情绪,占据一时的口舌之快。
要想真正扭转这种根深蒂固的偏见,最终还是要靠实打实的、能够跨越文化隔阂、征服世界耳朵的作品来说话。
他放下手机,目光投向窗外银装素裹的世界,眼神渐渐变得深邃。
或许,是时候做点什么了。
窗外,冬日的阳光透过玻璃,在铺满了草稿纸的书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斯语放下手机,网络上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依旧在激烈地进行着,大秦网友们用语言的智慧奋力扞卫着民族的尊严与文化自信。
然而,莱斯特那番“高级低级论”的傲慢腔调,如同一根细刺,扎在了他的心头,并不剧烈,却持续地散发着令人不快的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