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陈放(1 / 2)

挂了电话,颜绍清听话的没有离开,只是在派出所正门边的长椅上坐着。

门外茅家几个妇人也没有走,依然揣着手蹲在墙根下晒太阳守着,时不时探头探脑的看一眼,尤其茅老太,那目光阴毒的狠,一副势在必得的样子。

颜绍清记不清刚来的时候,门口是不是也有人在守着,估计茅家是留了人在这里,一看到她回来就回去通知了其他人。

虽然原身已经好几年没回家,但是大队上的情况她还是知道的。

当地的土地是大片盐碱地,农作物产量低,人们的劳作不以种田为主,主要是挑河工,根据劳动分粮食。

茅老太她们干不了什么活,家里壮劳力干的多挣的粮食够,一家子统筹男人们的粮食,实属正常,大队拿这些妇女也没办法。

但正常的人家,就算是几岁孩子也会帮着去捡捡土坷垃,挣的工分再少也不会闲着的,更不要说像唐海兰这样,又肯吃苦又要强的女人。

派出所后面那条宽阔的“妇女河”,就是这样朴实又强大的女人们一锹一锹挑出来的。

颜绍清一边想一边和茅老太对视着,她很清楚,分家后多年不见的茅家人忽然这般纠缠为什么。

在她的记忆里,茅家的房子就是两间半瓦房加一个简陋的厨房。

所谓半瓦房,就是墙体的下半截加地基都是砖头的,但上半截是土墙,顶上是稻草和油布。

在农村已经算相当不错的了,茅家这几年如果一直有添丁进口,想必房屋也紧张,现在茅以财死了,有个现成的把柄能把她们母女赶出去,茅老太不会放弃的,别说她们挣不了几个工分,哪怕牺牲几天工分都是划算的。

颜绍清抬头看了看派出所的屋檐,几片豁口的瓦和斑驳的墙,院墙虽然是新砌的,但是也旧旧的,如果她记得没错的话,这里直到15年才甩掉贫困的帽子。

既然这样,索性格局打开,她带着唐海兰一起到省城去。

现在已经是77年底了,再有几个月,那阵春风吹过神州大地时,正是唐海兰这样果断又有能力还能吃苦的人大展身手的时候。

加上自己对政策和市场的一部分先知能力,不论是什么行业,想赚上第一桶金都是相当容易的。

茅以财原来活着时,即便离了婚,估计也少不了各种纠缠,但现在人死了,茅家又是只要财产不在乎人的。

索性就放弃,换一个清静也不错。

但是颜绍清也很清楚,这只是她理想化的想法,那里的一砖一瓦不是她的双手打造出来的,要放弃起来容易,但对于唐海兰来说那是她的心血要舍弃还是很难的。

而且她不知道如果按现在的政策,把唐海兰母子带走好不好操作。

“颜同志,你的电话。”

正想的出神,派出所的电话又响了,值班的公安出来叫她接电话,是顾景程打来的。

“你还好吗,她们有没有再闹?”

“没有,在派出所她们应该不敢。”

“待会儿陈放会亲自来接你,这两天你就住在他们家粮站的家属区,哪里也别去,等我过去。”陈放就是来之前顾景程帮她联系过的战友,现在是粮站的副站长,兼保卫科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