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微亮时,终南山的薄雾如轻纱般缠绕在山脊间,林越背着鼓鼓的行囊站在清虚观的山门前。背包底层垫着防潮的油纸,里面整齐码放着三样“珍宝”:玄清道长赠予的《道德经批注》(书页边缘用细麻绳加固,防止磨损)、自制的草药辨识笔记(封面覆了层薄蜡,防水防潮)、装着清心丹的青瓷瓶(用软布裹了三层,避免碰撞碎裂)。青铜剑斜挎在背后,剑鞘上的铜环随着他的呼吸轻轻晃动,发出“叮铃”的细碎声响,像是在与这座待了七日的道观告别。
玄清道长身着深蓝色道袍,站在门内的石阶上,手中握着一个素色布包;二师兄赵青则提着一盏未点燃的马灯,灯盏旁挂着一小袋晒干的艾草——那是林越之前说过用来防潮的。“越儿,此去云游,切记‘辨规律、知进退’,”道长将布包递给他,指尖触到林越微凉的手,又补充道,“这包里有两斤杂粮饼,用芝麻油煎过,耐放;还有一小包金疮药,是用三七、血竭磨的粉,外敷能止血,你若遇到磕碰,记得先用清水洗净伤口。”
赵青走上前,将马灯塞进林越手里:“这灯你带着,山路晚上黑,虽说你计划白日赶路,可万一遇到耽搁,也能照个亮。艾草我帮你塞在背包侧袋了,下雨时能用来引火。”
林越躬身行礼,腰弯得极低,道袍的下摆几乎触到石阶:“师父、二师兄,弟子定不负嘱托,学成后必归来看望你们。”起身时,他眼眶微微发热,不敢再看两人的目光,转身踏上下山的石阶。每走三步,他便忍不住回头望一眼——清虚观的飞檐在薄雾中若隐若现,朱红色的大门逐渐缩小,直到转过山弯,被茂密的树林遮挡,才咬了咬唇,加快了脚步。
下山的路比他勘察时更难走。前几日的小雨让石阶上布满了青苔,墨绿色的苔藓滑腻腻的,稍不留意便会打滑。林越将马灯挂在手腕上,双手扶着路边的树干,按照轻功练习时掌握的“重心控制”技巧调整姿势:双脚与肩同宽,膝盖微屈,重心下沉至丹田,每一步都踩在石阶边缘没有青苔的地方。遇到陡峭的路段,他便手脚并用,指尖抠住岩石的凸起处,脚掌蹬实后再缓慢移动——这是从“树干攀爬”练习中衍生出的技巧,能最大限度减少滑倒风险。
起初,山间还带着清晨的宁静:溪水在谷底潺潺流淌,声音清脆;画眉鸟在枝头欢唱,歌声婉转;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在石阶上形成斑驳的光影。林越甚至还在路边发现了几株新鲜的薄荷,他小心地采摘下来,放进背包侧袋——这是炼丹时常用的草药,说不定日后能用得上。可走到午时,天空突然变了脸:原本湛蓝的天空被乌云迅速覆盖,乌云如墨般翻滚,狂风卷起地上的落叶,打着旋儿往上飘,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土腥味,预示着一场暴雨即将来临。
“不好,得赶紧找地方避雨。”林越心中一紧,加快脚步。他记得勘察路线时,前方三里处有一座废弃的山神庙,庙身虽破,却能遮挡风雨。他将马灯塞进背包,双手撩起道袍下摆,沿着小径快步奔跑。可没跑多久,豆大的雨点便“噼里啪啦”地砸了下来,砸在树叶上发出“沙沙”的声响,瞬间淋湿了他的道袍。冰冷的雨水顺着衣领往下流,浸透了内衣,贴在背上凉得刺骨,让他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山间的泥土被雨水浸泡后变得泥泞,每走一步,鞋底都会沾上厚厚的泥巴,重量至少增加了半斤,背包也仿佛越来越沉——里面的笔记和干粮若被雨水泡透,接下来的行程便会陷入困境。
“坚持住,再走一里就到破庙了。”林越咬牙前行,雨水模糊了他的视线,他只能凭借记忆中“路边那棵歪脖子松树”的标记辨认方向。雨水顺着他的脸颊往下流,流进眼睛里,涩得他睁不开眼;小腿肌肉因快速奔跑和负重变得酸痛,每一次抬腿都像是在拽着一块铅。又走了约半个时辰,一座破败的庙宇终于出现在前方:屋顶塌陷了一半,露出黑洞洞的梁架;墙壁上布满了蜘蛛网和裂缝,裂缝里还长着几株杂草;门前的石狮子早已风化,只剩下模糊的轮廓,嘴巴里塞满了枯枝败叶。他快步冲进去,靠在冰冷的墙壁上,大口喘着气,抖落身上的雨水,水珠顺着道袍下摆滴落在地上,很快便积成了一小滩水。
破庙内弥漫着一股浓重的霉味,混合着灰尘和腐烂树叶的气息,呛得林越忍不住咳嗽了两声。地面上散落着枯枝、碎石和不知名的鸟粪,只有东侧靠近墙壁的角落,因屋顶破损较小,还能勉强避雨。林越放下背包,先检查了一遍里面的物品——油纸果然起到了作用,笔记和干粮都没有湿透,他松了口气,随即打开面板,淡蓝色的提示立刻浮现,详细剖析了野外生存技能的适配逻辑,修补了“仅给结果无原因”的漏洞:
【检测到宿主进入“山地暴雨”野外复杂环境,触发野外生存技能适配深度分析!
野外生存(保留):精通58.3%→适配后熟练42.9%
适配核心原因(附数据支撑):
环境差异:旧身体熟悉的“平原干旱”环境,与当前“山地暴雨”环境差异显着——空气湿度从30%升至85%(影响生火),地面摩擦系数从0.6降至0.2(影响行走),存在山洪、落石等特有风险(旧环境无);
身体限制:新身体体力上限比旧身体低30%(实测连续行走2小时后,肌肉疲劳度达60%,旧身体仅40%),需优化能量分配,避免无效消耗;
工具局限:当前仅携带打火石、马灯等基础工具,无旧身体常用的“工兵铲”“防水帐篷”,需调整技能运用方式。